-
觀察者網(wǎng)一周軍事觀察:殲-11D是翻版蘇-35嗎?
關鍵字: 蘇35殲11D沈飛611殲11B三代半T50一周軍事觀察本周,網(wǎng)絡傳聞中國沈飛的殲-11戰(zhàn)機重大改進型號首飛成功,從它的外形上看,該機明顯采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并局部修改了機體結構。于是它和蘇-35是否存在競爭關系就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同樣在本周,俄羅斯媒體傳出了T-50戰(zhàn)斗機研制遇到麻煩的消息。聯(lián)想起近幾年中俄軍事技術合作中的種種齟齬,顯然中俄兩國盡管在軍事技術合作方面打得火熱,卻也互相留著“小心眼”。那么,這兩件事究竟會引起中俄在戰(zhàn)斗機領域怎樣的變化,就是我們今天的話題。
“筷子弟”強勢亮相,“蘇35”何時南飛?
本周,中國網(wǎng)絡上最熱門的軍事話題,無疑是沈飛公司殲-11D型戰(zhàn)斗機首飛成功。殲-11系列一向被中國網(wǎng)民昵稱為“筷子”(這個綽號來源于其代號中的兩個1),而D的諧音則是“弟”,于是很快,大家就都把殲-11D昵稱為“筷子弟”了。
從網(wǎng)絡照片分析,與此前批量裝備部隊的殲-11B戰(zhàn)機相比,“筷子弟”主要在三大領域有了重大改進。
其一,安裝了全新的電子設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前視紅外系統(tǒng)、全向紅外/紫外告警系統(tǒng)、新的電子對抗系統(tǒng)和電子系統(tǒng)架構,這套系統(tǒng)的技術檔次不亞于典型第四代戰(zhàn)斗機,這是目前三代半戰(zhàn)斗機的共同特點。
殲-11D的機頭部位雷達罩明顯“上翹”,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tǒng)的典型標志,從照片上來看,它的機首部位的結構隔框等是重新設計過的,不過氣動外形與原來的殲-11B相比沒有變化。
網(wǎng)傳的殲-11D戰(zhàn)斗機照片
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惑,因為之前同樣傳聞采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5和殲-16戰(zhàn)斗機的雷達罩外形與殲-11系列其他較早期型號相比似乎沒有變化。《漢和防務評論》的主編平可夫就曾質疑殲-16可能仍用的是脈沖多普勒雷達。
但稍微看一下國際同類機型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說法其實很無稽。美國的F-15C“鷹”、F/A-18E“超級大黃蜂”、法國“陣風”、俄羅斯的米格-29都有裝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改型,但都沒有采用傾斜安裝雷達天線陣列的方式??梢姏]有“翹鼻頭”不代表沒有有源相控陣。
其實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安裝形式,主要取決于戰(zhàn)斗機“削減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和“降低改裝成本”兩者的平衡。
向上傾斜安裝的雷達,主要是通過傾斜的外形來降低機頭方向雷達反射截面積。因為機頭雷達罩對雷達波是“透明”的,如果相控陣雷達垂直安裝,就會形成一個強反射源。對于座艙都要采用鍍金膜來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的隱身戰(zhàn)斗機,當然這是不能接受的。
但對于改裝老式飛機來說,為了傾斜安裝相控陣雷達天線重新設計部分機體結構顯然不夠劃算了。再加上對于非隱身戰(zhàn)斗機來說,它的多普勒脈沖雷達天線本來就是一個強反射源,改成垂直方向的一塊板,也沒什么區(qū)別。
標簽 三代戰(zhàn)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靖恒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91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74“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