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星:從嚴格的科學意義上講,我們今天的地球上依然有一萬多種恐龍
最后更新: 2020-07-14 09:48:09我剛才講了,其實科學研究是有很多競爭的。我們在遼西找小盜龍化石的時候,其他一些研究者也在遼西找小盜龍化石,其中有兩個研究團隊其實跟我們找到了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化石。
但是由于鳥類有兩套運動系統(tǒng)的這種慣性思維,其中一個團隊就認為保存在腳上的羽毛不是真正的,是從身上剩下的羽毛沖到腳這兒來的。所以復原圖你可以看,只有一對翅膀,腳上是干干凈凈的。
另外一個研究團隊注意到了腳上的羽毛,但是沒有注意到羽毛是不對稱的。為什么呢,剛才我講了,一般認為恐龍是不會飛的,鳥是會飛的,有了不對稱的羽毛就意味著它會飛,他沒有想到不對稱的羽毛會長在恐龍身上,所以看見化石的時候視而不見。
所以讓我們有了機會,在2003年的時候把他們忽略的東西發(fā)表了文章,提出了這樣的飛行產(chǎn)生的過程。就是恐龍確實是開始在地面生存,后來轉移到了樹上,然后演化出了四個翅膀。隨著前面的翅膀越來越發(fā)達,后邊腳上的翅膀慢慢退化,最終變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鳥類。
實際上這樣一個研究過程也告訴我們另外一點,很多的科學發(fā)現(xiàn)你事后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事前常常是視而不見的。這在科學界是非常普遍的,因為所有的科學觀察和科學實驗,都受理論思維的影響。換句話說科學家實際上是有偏見的,正是這種偏見有的時候會讓你喪失一些科學發(fā)現(xiàn)的機會。
也是由于這個原因,實際上在我們論文發(fā)表之后還是受到了很多的批評,包括世界上一些很有名的科學家也在批評我們,不承認我們的發(fā)現(xiàn),認為我們的解釋是錯誤的。
這個是非常正常的,在科學研究的過程當中,尤其是新數(shù)據(jù)、新假說產(chǎn)生的時候,其他科學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批評、批判。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科學實際上是非常保守的。
當然作為科學研究來說,回答質疑的最好辦法就是去找到更多證據(jù),做更多分析。我們確實也是這樣做的,在隨后的十幾年當中,我們在遼寧西部,在內(nèi)蒙的東南部,在河北的一些地方,又找到了許多化石。這些化石告訴我們,不僅小盜龍長著四個翅膀,還有很多其他的恐龍,甚至一些早期的鳥類,也有類似四個翅膀的結構。
我想今天四翼恐龍這個觀念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學者接受了,成為我們學科一個很重要的研究方向,這樣的研究過程回憶起來還是蠻欣慰的。
到今天為止,通過世界各個國家?guī)状茖W家的努力,恐龍演化成鳥類已經(jīng)成為我們研究進化論證最好的一個演化事例。我們今天可以肯定地說恐龍變成了鳥類?;蛘哂靡痪渫ㄋ椎脑捳f,恐龍從來沒有滅絕。
恐龍為什么滅絕,是不是小行星撞擊導致的,從嚴格的科學意義上講,這種問題是不存在的。我們生活在今天的地球上依然有一萬多種恐龍,它就是飛翔在我們藍天上的、還有我們身邊的美麗的鳥類。
謝謝大家。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席(ID:yixiclub),觀察者網(wǎng)已獲授權轉載?!?
- 原標題:從嚴格的科學意義上講,我們今天的地球上依然有一萬多種恐龍 | 徐星 一席第649位講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全力以赴打好舊區(qū)改造攻堅戰(zhàn)!上海設立這一重要平臺,李強龔正今日前往調(diào)研
2020-07-13 19:59 上海觀察 -
北京連續(xù)5天0新增
2020-07-11 08:5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國武協(xié):習武者不得自封大師、掌門等稱號
2020-07-09 13:27 -
恐怖主義頭領也常爭論:敵人是英美異教徒,還是不純凈的穆斯林?
2020-06-17 07:56 -
浙江溫嶺一槽罐車爆炸,致10死117傷
2020-06-13 18:20 安全生產(chǎn) -
最新排名:清華首進前15,英美高校顯疲態(tài)
2020-06-10 16:01 中西教育 -
武大老牌坊遭攪拌車撞擊后受損,建于1937年
2020-06-06 16:18 -
網(wǎng)信辦等8部門集中開展網(wǎng)絡直播行業(yè)專項整治
2020-06-05 14:05 -
全力救治109天 四省醫(yī)護接力救回的小伙回家了
2020-05-30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總書記與我們在一起丨聽黨指揮 聞令而動 做黨和人民信賴的英雄軍隊
2020-05-28 09:30 2020兩會 -
某法律團體曲解香港國安法,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發(fā)表聲明
2020-05-27 06:43 香港 -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來華留學生規(guī)模
2020-05-26 11:42 中西教育 -
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guī)劃
2020-05-22 10:00 2020兩會 -
多年來,習近平始終惦記著這些“小事”
2020-05-22 08:4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第一觀察 | 兩會前夕,總書記作出一個重要指示
2020-05-21 08:2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民政部:整治低俗婚鬧等不正之風
2020-05-20 19:25 婚姻故事 -
中國人喝的雞湯,一代不如一代
2020-05-18 07:42 -
應對疫情要靠“政治能力”,它從何而來?
2020-05-17 08:34 -
擔心中國或學習中國,是硬幣的兩面
2020-05-17 08:20 這就是中國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79歲
2020-05-15 16:29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