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寶:如果上海的一千萬外地人消失了……
關鍵字: 上海排外上海外地人上海外地人口上海人歧視外地人“上海如果少一千萬所謂的‘外地人’會怎么樣?”的另外一種可能
微博網友@Alex_CMP
對于《上海如果少一千萬所謂的“外地人”會怎么樣?》的文章,一部分上海人(還有幾個北京人)對此發(fā)出了“求餓死”的呼吁,也有些外地人(相對北京上海而言)頓時覺得有了底氣,大有離開了外地人北京上海就要餓殍滿地,垃圾成山的感覺。我不是經濟學人,不過作為一個認真的摩羯星人,試著推演一下另外一種可能,供大家參考。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另外一種想法而非挑起或回應某種地域之爭。
根據上海統計局的統計年鑒(2014版)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為2415萬人(常住人口與總人口有所差異),其中具有上海戶籍的1432萬,也就是外來人口983萬人。這一數據與上文一致。假設這983萬外來人口一夜之間全部回了老家(物質不滅定律),緊接著上海產生了結界,外來人口只能在上海停留少于一個月,但不能常住。物流能出入上海。(條件與上文假設相同,順便說一句,我將無恥地引用上文的圖表)。
如同那一種假設中所言,大量人口的遷回,最直接的影響出現在勞動力市場。如果上文的表格是正確的,那么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
分行業(yè)的情況如下:
上兩張圖的單位都是萬人。典型的行業(yè)有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yè)(77%)、建筑業(yè)(74%)、住宿和餐飲業(yè)(74%)、批發(fā)和零售業(yè)(62%)、制造業(yè)(61%)。
首先我們我們應該確認的是需求降低了,因為人口從2415萬降低到了1432萬。對于任何一種服務,比如垃圾處理,理發(fā),外出下館子,這樣的需求減少了。盡管這么計算并不公平(比如外食的比例,外地人應該高于本地人),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大概以59.29%作為一個參數來估算。
也就是說在上表中,外來人口占總就業(yè)人口不足40%的行業(yè),基本上都不會受到沖擊,這點似乎可以站得住腳,那么外來人口超過40%的行業(yè)里,比如上文提出的“一些行業(yè)已經完全離不開外來勞動力,典型的行業(yè)有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yè)(77%)、建筑業(yè)(74%)、住宿和餐飲業(yè)(74%)、批發(fā)和零售業(yè)(62%)、制造業(yè)(61%)?!?,上??梢杂性鯓拥膽獙χ吣??
人口消失一個星期(瞬間沖擊)
如同很多年來的迷思,北京人上海人,離開了外地人,春節(jié)過后,當外地人又來的時候,是不是餓殍滿地了呢?讓人失望的是,人不吃飯七天就得死,可是春節(jié)一過,北京人上海人和這個國家的一部分人一樣,需要擔心的是攝入營養(yǎng)過多,都愁著該怎么減肥。
1. 的確會有很多餐館關門,但是生意好的店家還是會繼續(xù)營業(yè),所以還是能有館子可以上,當然,會需要等比以前長約一倍的時間。(餐飲業(yè)和住宿業(yè)74%,26%的產能對59.29%的需求)這給了北京人、上海人更多的機會在家和家人一起聚餐,讓朋友嘗嘗自己的手藝。減少外食中食入地溝油、黑心食品的幾率,或許對于人口壽命增長略有幫助。
2. 商店便利店和超市(批發(fā)和零售業(yè)62%,38%的產能對于59.29%的需求),營業(yè)員是減少了,但很明顯的,并不會出現超市的收銀出口減少了許多這一概念,等待的時間只是原來的1.56倍而已。比起餐館好了很多。
3. 鐘點工消失,這的確是個問題,但是一周似乎還是可以克服的,對嗎?但是這春節(jié)的一周過去了,北京和上海的垃圾堆成山了么?從“空城”變成“垃圾城”了么?似乎并沒有。
今年的春節(jié)和過去的春節(jié)一樣,每一年都讓某些“外地人”失望地看到北京人上海人居然都沒有餓死,垃圾也沒有圍城。
接下來自然就是一個月了。如同上文所言,一些人說這就是陣痛,我正是這一些人中的某一個。上文分析的“尤其是對于餐飲、家政服務來說,外來人口消失,會導致五分之四的供給走掉,但是餐飲和家政的需求減少了五分之四嗎?不是,總人口只減少了40%,剩下60%的人還是需要吃飯的?!?,這話的一部分我之前也提到了,但是請不要搞錯,60%的人還是需要吃飯的概念與60%的人必須下館子吃飯是不一樣的。除了下館子,還是有別的地方可以吃到飯的,比如家。
家政服務會是一個問題,當然,鐘點工還是會出現的,價格或許會提高,或許一部分人就會放棄請鐘點工自己干活。但是還不至于出現下館子還需要加付服務費+外加服務員小費,有那錢,不會自己下廚么?網購的時間或許會有所延長,但未必會出現半個月才到,請仔細看表二,在物流業(yè),60%以上的就業(yè)人口是本地人,當需求降低帶來營收降低的時候,哪怕是EMS,也得考慮下效率吧隔天到吧?
接下來是半年。
當制造業(yè)工人消失五分之三的時候,上海的確會受到沖擊,對于那些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yè)的確會難以為繼,不得不結業(yè)離開上海。然而我們卻應該思考另外一個問題,勞動密集型企業(yè)的收益率高么?如果收益率不高,那么讓其遷移到內地,對于上海而言,又有何損失呢?如果收益率很高,那么在沒有外地人的情況下,加高工資請上海本地人口就業(yè),也的確可以作為一種選擇。與此同時,隨著生產自動化技術的提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采用機械代替人工的做法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如果考慮到外來人口的素質及流動性因素,采用自動化技術或許還可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是么?
順便說一句,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工作收入約為中國的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一,已經有很多的企業(yè)將他們的工廠移到了這些國家去降低生產成本,但為什么還是有企業(yè)愿意忍受中國,特別是北京上海的高工資水平呢?不外乎是北京上海的高素質勞動力與中國這個市場,如果單純?yōu)榱藙趧恿Τ湓?,那些企業(yè)可以直接跳過外地,而搬到外國去,不是么?
此時的上海,或許將如上文所言,是一個勞動力不足且資本嚴重過剩的地區(qū),這些資本或許也將成為上海最大的優(yōu)勢。如果這些資本用于投資甚至是外國的企業(yè),也同樣可以對上海的經濟帶來正面的影響,就如同日本,企業(yè)難道因為投資中國就不把利潤匯回母國了么?那么那些收入作為收入難道不需要繳納稅收么?(作為稅法素人,愿行家指教)。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