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言:日本有可能解決“國家安全靠美國、經(jīng)濟靠中國”的矛盾嗎?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陳言】
如果說2021年菅義偉內閣突然在中國臺灣問題上越過紅線,用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的話說,是讓中日關系退到了1972年建交以前的狀態(tài),給人以始料不及的感覺,那么2022年新年伊始,1月21日的日美首腦視頻會談,將軍事同盟關系推進到了經(jīng)濟領域,同樣讓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們匪夷所思。
中日關系在兩國建交50周年的時候繼續(xù)發(fā)生變化,日本正重新定位與中國的關系:不僅通過日美外長加防長的“2+2”會談在軍事上做出了壓制中國的態(tài)勢,也試圖通過建設外長加經(jīng)濟部長的“2+2”會談機制,解決日本在國家安全上靠美國、在經(jīng)濟上靠中國的外交上的巨大矛盾。
軍事及經(jīng)濟全面與美國結為一體,到底能給日本帶來什么?日本的意圖在哪里?通觀近年來日本專家的分析,依舊難以對這樣的國家戰(zhàn)略理出一個頭緒來。
突如其來的經(jīng)濟版“2+2”與強化對華鉗制
1月22日打開日本報紙,看到21日晚日美首腦在視頻會談中決定增設日美經(jīng)濟版“2+2”的消息。
日美首腦于21日晚舉行視頻會談,這是所有關心日本外交的人都知道的事。承襲菅內閣的中國臺灣政策、繼續(xù)強調日美在中國臺灣問題上的態(tài)度,是大部分專家能夠想到的事;但在軍事同盟之外,新增設經(jīng)濟版“2+2”,則超出了人們對日美兩國首腦會談所預估的內容。
《朝日新聞》1月22日的頭版頭條
從23日日本媒體披露的內容來看,21日晚的會談中心實際上只有一個——中國。
一開始拜登就用了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談中國。會談結束后,岸田走出會議室,對媒體大致說明了會談內容,之后官員做了補充說明,強調了拜登關心的重點在中國的會談特點。
從日本官員的口吻中能夠揣摩到日美的某種無奈。1月21日以后,日本每天新增新冠患者人數(shù)達5萬人上下,達到史無前例的程度。美國也一樣,進入2022年以后,單日新增確診人數(shù)在百萬上下浮動,這讓拜登政府在疾病控制方面聲譽掃地。在對待疫情絲毫沒有控制能力、國內不滿日益高漲的時候,日美同時需要將不滿轉移出去,矛頭同時對準了中國。
從媒體透露的會談內容來看,增設日美外交、經(jīng)濟方面的內閣成員之間的會談、建立經(jīng)濟版“2+2”機制是本次會談的重中之重。
目前經(jīng)濟版“2+2”的討論焦點在于充實日美兩國半導體供應鏈,在尖端技術領域兩國共同制定國際標準。
如果對這部分內容多作一些解釋的話,就是在半導體、電池、先進醫(yī)療、重要原材料方面,在日美之間建立起強勁的供應鏈體制。一方面能靠這個體制來阻止中國在相關方面的技術及生產(chǎn)能力、產(chǎn)品規(guī)模上的繼續(xù)發(fā)展,另一方面則通過對這些領域的控制,將最為重要的產(chǎn)業(yè)領域的研發(fā)、生產(chǎn)、市場開拓,徹底地、嚴格地掌控在日美兩國手中。
在標準化方面日美希望占先,只有占有這個地位才能左右整個世界。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
日本企業(yè)三菱重工曾用二十年時間、投資了數(shù)千億日元研發(fā)乘坐百人左右的中型客機。樣機早就做出來了,也飛行了數(shù)百個小時,并已拿到數(shù)百架訂單,但是美國認為三菱重工的飛機不符合其制定的飛行標準,迫使三菱重工業(yè)放棄研發(fā),制造飛機的夢想最終破滅——不是三菱重工的飛機不能飛行,是美國不給飛行許可,飛機就飛不出日本;而日本本國內的市場有限,一個標準就把三菱重工卡死了。
三菱SpaceJet(資料圖/維基百科)
有無數(shù)這方面經(jīng)驗的美國,加上深受其害的日本,現(xiàn)在想用自己制定的標準來徹底限制中國企業(yè)的發(fā)展。
中國有巨大的市場,這里的數(shù)字經(jīng)濟在飛速發(fā)展中,尤其最近幾年在數(shù)字經(jīng)濟的基礎上,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進步極為迅速。美國當然是數(shù)字經(jīng)濟的強國,但美國的資源主要集中在社交媒體、物流、電腦軟件方面,而中國更為側重生活、生產(chǎn)制造過程中的數(shù)字積累,在這種數(shù)字積累的基礎上,通過5G等信息通信(IT)技術,向物聯(lián)網(wǎng)、遠程醫(yī)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拓展,將日美企業(yè)甩出了幾條街。
不能在生活及制造領域迅速制定出相關的規(guī)則,今后就更難限制中國企業(yè)、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日美制定規(guī)則、標準時,數(shù)字領域的標準該如何做到對日美有利,該是經(jīng)濟版“2+2”議題的中心內容。
當然,日美首腦的會談也談了中國香港、新疆問題,重復聲明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wěn)定的重要性。老調重彈,沒有任何新意,在此不再贅述。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美國新增確診78萬例、死亡1583例
2022-01-25 07:14 -
公安部肅清孫力軍政治團伙流毒影響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成立
2022-01-25 07:00 廉政風暴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習近平主持會議
2022-01-24 22:03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立陶宛朗姆酒轉賣臺灣貴了數(shù)倍,臺企扯上大陸薪資來當借口
2022-01-24 21:59 臺灣 -
莫里森公眾號被黑系“中方干涉”?趙立堅:沒興趣干涉他國
2022-01-24 20:35 -
填補空白!周原遺址首次發(fā)現(xiàn)先周時期大型建筑
2022-01-24 20:09 考古 -
四部門:2年左右實現(xiàn)村(居)委會公共衛(wèi)生委員會機制全覆蓋
2022-01-24 20:0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新疆霍爾果斯新增確診4例,無癥狀10例
2022-01-24 20:0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大同警方回應劉學州被買賣一事
2022-01-24 19:36 -
禹州母女雪中凍一夜與上報地址不實有關,母親致歉
2022-01-24 19:2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習近平主持
2022-01-24 19:15 -
國際奧委會主席已抵京
2022-01-24 19:01 北京冬奧會 -
貴州省委副書記藍紹敏,當選新職
2022-01-24 18:58 高層人事 -
直播:春節(jié)安全乘機返鄉(xiāng) 這樣做就對了
2022-01-24 18:22 -
國務院: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20%
2022-01-24 18:11 能源戰(zhàn)略 -
鄧炳強:跑路到外國“主子”地盤狐假虎威,總有一天拘回來
2022-01-24 17:12 香港 -
23日16時至24日16時北京新增本土確診7例、無癥狀2例
2022-01-24 17: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外交部:美方行為霸道無禮,極不負責
2022-01-24 16:19 觀察者頭條 -
公安部:2021年出生已登記新生兒共887.3萬
2022-01-24 16:03 -
23日涉冬奧人員海關復檢陽性4人:運動員及隨隊官員1人
2022-01-24 15:5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