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雨瀟:就應該理直氣壯地喊出:Chinese New Year!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戴雨瀟】
寅虎年到來,全國各地的朋友都在歡度新春佳節(jié)。包括海外的華人華僑在內(nèi),全世界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也在一同慶祝農(nóng)歷壬寅年的到來。
但春節(jié)應該怎么翻譯,成了大家爭論的一個話題。
不少國家的領導人都發(fā)表了新年賀詞。美國總統(tǒng)拜登、英國首相約翰遜都是用 “Happy Lunar New Year” 的表達拜年。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一月底和二月初發(fā)表了兩次新年致辭,第一次用了 “Lunar New Year” ,第二次用了 “Chinese New Year”。
此前,曾經(jīng)抗議泡菜、參雞湯、韓服起源于中國的韓國教授徐坰德,也盯上了農(nóng)歷新年的英文譯法。他聲稱由于韓國也過春節(jié),所以這個節(jié)日不能翻譯為 “Chinese New Year”,而必須翻譯為 “Lunar New Year”。他號召韓國網(wǎng)友抵制 “Chinese New Year” 的英文譯法。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爭議?我們作為中國人又應該用哪個英文詞匯描述農(nóng)歷新年?
中國農(nóng)歷不是 “Lunar Calendar”
首先解釋下詞義。英文中 “Lunar” 這個形容詞意思是“和月亮相關的”,詞源為拉丁語的 “Luna” ——羅馬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露娜”?!癓unar New Year” 實際上是 “Lunar Calendar New Year” 的簡稱,直譯成漢語為“月歷新年”或“陰歷新年”。
月歷,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參考月相周期制定的歷法。由于月亮的盈虧在夜間一目了然,觀測月相比觀測太陽更容易,因此很多古代歷法是月歷。在目前世界上仍然通行的歷法中,只有伊斯蘭教的哈吉來歷為純粹的月歷。
月亮兩次出現(xiàn)同樣月相之間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無月為朔,滿月為望),平均時長約為29.53天。在陰歷中取整之后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如果我們將12個朔望月定為一年,那么1年的長度大概就是354.36天。伊斯蘭歷采取的就是這種方法,平年有354天,閏年有355天。
我們知道一年四季是由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形成的,與月球無關。根據(jù)現(xiàn)代的精確觀測,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稱為太陽年或回歸年)約為 365.24 天,比12個朔望月多了11天多。這就意味著伊斯蘭歷這類月歷的“年”和回歸年之間的誤差會越來越大,所以月歷的一個顯著的局限性就是沒有季節(jié)(每過十幾年,夏天的月份就會變成冬天的月份)。
中國古代社會非常重視農(nóng)業(yè),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太陽的位置變化與農(nóng)業(yè)氣候有著密切關系,只參考月相制定的歷法不能滿足古代社會的需求,我們的祖先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創(chuàng)造了“節(jié)氣”的概念。
至于如何確定節(jié)氣,早在《周禮》中就出現(xiàn)了“土圭測影”的記載[1]。具體的方法為垂直地面立一根長桿,通過觀察記錄它在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來確定節(jié)氣——每年日影最長定為“冬至”,每年日影最短定為“夏至”,其中晝夜長短相同的兩天就是春分和秋分。
北京古觀象臺的圭表
古人為了同時確?!霸隆狈从吃孪嘤?、“年”反映太陽周年運動,所以就發(fā)明了“置閏”——基本原則就是每兩三年加一個閏月(置閏的具體規(guī)則極其復雜,本文篇幅有限難以展開)。如此一來就解決了12個朔望月比一個太陽年少11天的問題。
由于中國傳統(tǒng)歷法(又稱農(nóng)歷或夏歷)同時參照了對太陽和月亮的觀測,屬于一種“陰陽合歷”,翻譯成英文應當為 “Lunisolar Calendar”。近代一些老百姓將傳統(tǒng)歷法稱為“陰歷”,主要是相對西來的純陽歷而言,這種叫法實際上是不準確的。
基于上述基本原則,中國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xiàn)了多重歷法。漢武帝的時期制定了第一部完整統(tǒng)一且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歷法《太初歷》。該歷法規(guī)定一個回歸年為365又1539分之385日,一個朔望月為29又81分之43日,以冬至所在的月份為11月,確定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
在《太初歷》之后,我國歷朝歷代的天文學家和數(shù)學家不斷根據(jù)觀測修正誤差以及改良置閏規(guī)則,陸續(xù)出現(xiàn)了南朝宋人祖沖之的創(chuàng)制的《大明歷》、唐朝僧一行創(chuàng)制的《大衍歷》以及元朝郭守敬等人創(chuàng)制的《授時歷》等歷法。這幾部歷法無論精度還是計算方法都領先于西方。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沈玉萌 
-
朱易哭了:觀眾的加油聲,像給我的擁抱
2022-02-07 23:14 北京冬奧會 -
徐州公布“豐縣生育八孩女子”調查進展
2022-02-07 23:03 -
任子威登領獎臺這個動作,太戳了!
2022-02-07 22:40 北京冬奧會 -
俄奧隊和美國隊發(fā)生沖突,現(xiàn)場DJ一曲《喀秋莎》整活
2022-02-07 22:19 北京冬奧會 -
中國女足抵達上海,塔臺喊話:歡迎回家!
2022-02-07 22:13 中國足球 -
-
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意大利選手衛(wèi)冕,張雨婷獲得第四
2022-02-07 21:06 北京冬奧會 -
李文龍、任子威、武大靖均晉級決賽
2022-02-07 20:49 北京冬奧會 -
張雨婷晉級500米決賽
2022-02-07 20:40 北京冬奧會 -
北京冬奧組委:中國運動員沒有成績指標
2022-02-07 20:29 北京冬奧會 -
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龍均晉級1000米半決賽
2022-02-07 20:16 北京冬奧會 -
張雨婷、曲春雨晉級500米半決賽
2022-02-07 20:11 北京冬奧會 -
蘇翊鳴大方回應打分爭議:已經(jīng)很開心
2022-02-07 19:56 北京冬奧會 -
香港新增確診614例 創(chuàng)單日最高紀錄
2022-02-07 18:16 香港 -
廣西:累計確診99例,2例感染奧密克戎
2022-02-07 16:2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撲掉日本隊全部5粒點球,她是誰?
2022-02-07 16:19 北京冬奧會 -
足協(xié)或重獎女足1000萬:數(shù)額超男足
2022-02-07 12:09 中國足球 -
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原行長楊小平被查
2022-02-07 11:02 廉政風暴 -
31省份昨日新增本土45例:廣西37例、廣東4例、北京3例
2022-02-07 09:0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廣西新增本土確診37例,本土無癥狀5例
2022-02-07 08:4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