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刑事法院發(fā)布內(nèi)塔尼亞胡逮捕令:美國反對,歐洲國家意見不一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以色列還是國際法”,西方國家面臨難題
今年5月,ICC首席檢察官卡里姆·汗宣布,他已申請法院向內(nèi)塔尼亞胡、加蘭特及多名哈馬斯領導人發(fā)出逮捕令。這讓美國和以色列“暴跳如雷”,內(nèi)塔尼亞胡還抨擊ICC檢察官“反猶太”。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國際法教師馬修·吉萊4月末曾向路透社表示,任何面臨逮捕令的個人都將無法前往124個成員國,其中包括大多數(shù)歐洲國家、日本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否則他們可能會被拘留。
吉萊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國際刑事法院對以色列官員發(fā)出逮捕令,以色列的一些盟國可能會針對以色列采取諸如減少武器轉讓或減少外交訪問等行動,從而加劇以色列在國際上的孤立。他說,這將使“西方自由民主國家”更難與以色列接觸。
5月份,有歐洲媒體指出,“這件事堪稱國際司法史分水嶺”,在美西方社會內(nèi)部制造裂痕。
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安東尼·德沃金此前向路透社表示,逮捕令一旦簽發(fā),可能會限制內(nèi)塔尼亞胡和加蘭特的任何出訪計劃,因為ICC所有124個成員國都必須逮捕ICC通緝的嫌疑人。
德沃金說:“如果歐洲國家不遵守逮捕令,那將尤其有害,因為這些國家一直標榜自己是ICC最積極的支持者。歐洲官員不得采取任何行動破壞或譴責ICC的行為,或暗示‘民主國家’應凌駕于法律之上,否則將嚴重損害‘歐洲支持法治’這一主張的可信度?!?
11月22日,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援引專家的分析指出,ICC逮捕令預計不會改變加沙沖突進程,但會影響到以色列的盟友。他們現(xiàn)在必須考慮,對以色列的支持是否比對國際機構和國際法的支持更重要。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法教授賈尼娜·迪爾表示:“這意味著,目前任何在外交或物質上支持以色列在加沙軍事行動的國家,都有可能是在支持反人類罪和戰(zhàn)爭罪。我認為,第三國應該將這一裁決視作關鍵信息,以決定是否要因為支持以色列而將本國置于法律風險之中?!?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齊倩 
-
盧森堡副首相兼外交、外貿(mào)大臣貝泰爾將訪華
2024-11-22 15:24 中國外交 -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將訪華
2024-11-22 15:20 -
特朗普提名的商務部長,“親中”?
2024-11-22 15:19 -
再迎英雄回家,中韓將交接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
2024-11-22 15:11 -
沒完了?“美國要給錢凱港找對手”
2024-11-22 14:48 中美關系 -
美國介入南海是“履行義務”?CGTN主持人這樣反駁
2024-11-22 14:13 -
“去了才知道,這里和西方媒體說的不一樣”
2024-11-22 13:50 伊拉克局勢 -
勝選后立馬停更,特朗普到底救不救TikTok?
2024-11-22 13:39 中美關系 -
“這家中國車企在墨西哥有廠?”“唯一北美廠在加州”
2024-11-22 12:10 -
不藏了?美防長自曝有“仁愛礁特遣隊”
2024-11-22 12:10 南海局勢 -
白宮回應:美國不會被嚇住
2024-11-22 11:29 烏克蘭之殤 -
-
-
梅德韋杰夫:好吧,你們得到了
2024-11-22 10:27 俄羅斯之聲 -
耿爽:中方強烈譴責,必須立即停止
2024-11-22 09:39 -
普京回應:是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導彈
2024-11-22 09:11 烏克蘭之殤 -
-
佩斯科夫:不排除普京再次前往頓巴斯可能性
2024-11-22 08:28 俄羅斯之聲 -
巴西警方:博索納羅涉嫌策劃政變,且知曉刺殺盧拉
2024-11-22 08:22 -
澤連斯基:是“明顯且嚴重升級”
2024-11-22 07:37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diào):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