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
關鍵字: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十集“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yǎng)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tǒng)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是人才培養(yǎng)的辯證法。
主持人康輝:
這是今年5月2號,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和師生座談的時候,他講的一段話。在這段話里,他談到了人才培養(yǎng)的辯證法,其實談的也是如何辨識人才的標準。在這段話當中,總書記有一處用典,“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那這句話典出何處,它對于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才觀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現在讓我們掌聲歡迎本期節(jié)目的經典釋義人,北京師范大學康震教授。
經典釋義人康震:
大家好!“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兩句話是出自《資治通鑒·周紀》。大家都知道,《資治通鑒》是北宋大歷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這兩句話表面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德行、品德是才華的統(tǒng)帥,而才華和才能是德行的輔助因素。這兩者的關系,我一講大家就清楚了。
可能大家會問,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周紀》里邊,為什么要說這兩句話呢?這里邊是有故事的,而且這個故事結局不太好。
春秋的時候有一位大夫叫智宣子,他想為自己尋找選擇一位繼承人,繼承智氏的家族,選誰呢?他選了一個人叫智瑤,他認為這個人很優(yōu)秀。但是他同族里邊,有一個叫智果的人,堅決反對。為什么反對呢?智果有理由,他說這個人確實才華很出眾,有五大優(yōu)點:第一是什么呢?高大威猛、長得很帥、很英??;第二,才藝雙全;第三,精于騎射,騎馬打仗、射箭很厲害;第四是什么呢?這個人勇于決斷;再還有一條是能說會道。這五大優(yōu)點,大家一聽就知道,那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男士就全了,怎么不能當繼承人呢?智果說堅決不行,這個人雖然有五大優(yōu)點,但他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這個缺點一出來,那五大優(yōu)點都崩塌了,什么缺點?這個人沒有仁愛之心,道德上有瑕疵。那智果就警告智宣子,你要讓他做了你的繼承人,繼承了智氏家族的事業(yè),會有滅頂之災。
果不其然,這個人貪婪而無仁,貪婪卻沒有仁愛之心。所以后來他雖然掌管了智氏家族,但是卻使得后來的智氏家族遭到了滅族這樣的結果。
所以司馬光在《周紀》里邊,談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引出了這段話。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邊怎么評價這件事情?說智瑤他為什么遭遇了滅頂之災呢?就是因為他的才華勝過了他的道德,換句話說,他這道德沒有能夠統(tǒng)率他的才能,所以導致他出現了問題。那么實際上,司馬光就警告世人,一般的人不大分得清什么是才能,什么是道德品質,把這兩者混為一談,總而言之,認為這個人很賢能,認為這個人非常有能力。司馬光說,這不是一回事,有道德是有道德,有才華是有才華,才華是道德的輔助,而道德是才華的統(tǒng)領。剛才這兩句話,是從這兒引出來的。
司馬光由此出發(fā),又發(fā)了一通議論,非常重要。他說,如果才德俱全者為圣人,又有才華又有德行,這叫圣人;才德都沒有,那當然叫蠢人了;如果有德而無才,這還能叫個君子;如果有才而無德,這叫什么呢?這叫小人。大家現在清楚了吧,對于司馬光來講,才華固然很重要,德行更加重要,要做到德才兼?zhèn)?,同時以德為先。
司馬光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歷史學家,他本人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宋哲宗元祐時期,他做宰相,提拔了一個人才,叫劉安世,在秘書省工作。他為什么提拔劉安世呢?劉安世到任之后,他找劉安世談話,把劉安世叫來說,你知道為什么我要提拔你嗎?劉安世說,我哪兒知道,我很本分,從來也不走門路的。司馬光說,我就看中了你不走門路,當初我被朝廷罷免了官職,閑居的時候,你隔三差五地來找我,跟我探討問題,我當了宰相之后,你連封信都沒給我寫過,更不用說來看我了。我就沖著這一點知道,你是一個有德行的人,是一個道德端正的人,再加上你的的確確也很有才華。所以我們說,司馬光不僅在他的《資治通鑒》里邊,對于德才的關系,做了非常清晰的表述,結合這個歷史故事給我們上了一課,同時他也以自己身體力行,為后人做出了表率。
主持人康輝:
剛剛康震老師談了司馬光《資治通鑒》當中,關于德才關系的那個分析,什么樣的人是圣人,什么是愚人,哪些叫作君子,哪些又叫作小人。其實他談的也是一個人德才之間的關系的尺度,王杰老師怎么看德才之間的這種辯證關系?
思想解讀人王杰:
剛才講中國文化,非常重視道德,始終是把道德價值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咱們古人中,把德才的關系做了很多的比喻。有的把德比喻為“水之源,樹之根”,把才比喻為“水之波,樹之葉”,也有把德比喻為“一家的主人”,把才比喻為“一家的仆人”,非常形象和生動。其實它就是為了說明,德和才相比德的重要。
主持人康輝:
既然德為才帥,德在才先,那現在就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當我們辨識一個人才的時候,我們怎么判斷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具備德呢?這個問題很想請康震老師來解釋一下。
經典釋義人康震:
我們認為,什么是道德,最根本的一點在于,它是一個人的價值追求,是一個人的思想品質,是一個人看待世界、看待他人和看待事物的一種態(tài)度和角度。我們觀察一個人,思想對不對頭、路走不走得正,就是看他待人接物,看待世界的眼光、角度和態(tài)度,是不是夠端正。
主持人康輝:
確實,康震老師說的,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時代課題。一直到今天,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仍然是我們在選拔人才、使用人才當中非常重要的標準。
接下來我們繼續(xù)請王杰教授給大家做講解。
思想解讀人王杰:
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的系列重要講話,我覺得有如下五點是最重要的:
那么第一點,就是愛國愛民。
錢學森曾經在美國留學,他在美國有非常好的待遇,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后,他沖破了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我們講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那么從錢老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那顆拳拳的報國之心和濃濃的報國情懷。
所以第一要愛國愛民。那么第二,就是理想和信念。
您看年輕時候的周恩來,他面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我中華、殘害我同胞、戕害我文明,他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崇高的理想。所以對于我們今天的每一個人來說,你要成就事業(yè),你就必須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那么第三點,就是實干肯干。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被譽為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李保國,有人把他稱為“農民教授”,他是河北農業(yè)大學的教授,平時有教學任務,有科研任務,工作也非常忙,但是他把他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老百姓。
據統(tǒng)計,35年的時間經過科技培訓的老百姓超過了9萬人,他培訓的場次超過了800次。那么很多老百姓原來對技術一無所知,不了解,經過他的培訓變成了技術能手、技術把式。其實李保國就是用他的真才實學和實干精神,在老百姓心中立起了一座豐碑。
第四點就是改革創(chuàng)新。
咱們中國文化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其實就講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
總書記也說“惟改革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都是講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可以說是當今改革創(chuàng)新的一個典范、一個榜樣。幾十年來,袁隆平不斷鉆研水稻育種技術,先后培育出了高產、穩(wěn)產的水稻品種,對咱們中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不可估量、難以磨滅的貢獻。
正因為改革創(chuàng)新,讓他不斷地前行。
那么第五點,最后一點,就是責任和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上個世紀80年代,習近平同志來到河北正定工作,不唯名,不唯上,踏踏實實,實事求是,為正定的經濟發(fā)展奠定了極好的基礎。在習近平同志看來,只要是對正定發(fā)展有利的事,不管事情多難都要辦好、都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這體現的就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剛才我從五個方面,談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的幾個重要的方面。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人才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人才是需要培養(yǎng)的,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培養(yǎng)人才,實現得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標呢?我們看看習近平總書記又是怎么說的?
第二段落
微視頻二:
歷朝歷代都高度重視縣級官員的選拔任用。古人早就總結出,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這樣的歷史現象。歷史上,許多名人志士為官從政是從縣一級起步的。
主持人康輝:
我們剛剛聽到的這段話是2015年1月12號,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黨??h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的時候他講的一段話。
在這段講話里,總書記化用了一句古文“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我們請康震教授為大家做講解。
經典釋義人康震: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這兩句話出自《韓非子·顯學》,是韓非子講的。什么叫“州部”呢?就是古代的基層行政單位。什么叫“卒伍”呢?就是軍隊的基層單位。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想做宰相,必須首先從州部這樣的基層官員做起。要讓你做大將,你首先得學會做副將、做小將,甚至首先得從班、排、連、營,一級一級地做起來。
人才的成長、干部的成長,就像蓋樓一樣,萬丈高樓它平地起,這個地基非常重要。地基如果不穩(wěn),樓越高塌得越快。
主持人康輝:
謝謝康震老師的講解。凡成大事者,一定要從基層做起,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養(yǎng)人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
我很想和在座的同學們交流一下,比如說,現在你就要到一個村里去做大學生的村官了,那到了那兒之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哪一位同學有想法?
好,我們請最后一排的那個男同學,我看他是第一個舉手的,我們把話筒遞給他。
觀眾一:
主持人好,兩位老師好,我是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許立德。剛才康輝老師說,如果我被安排做一個大學生村官的話,我到村里的第一件事,首先我要對它的地形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就是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就有一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我首先對這個村子,要有一個交通上的總體概括,才能帶領村民們實現發(fā)家致富。如果村子里面有貧困人口,我們帶他們進行脫貧,才能實現當下的精準脫貧。謝謝大家。
主持人康輝:
謝謝,謝謝。下一次選大學生村官,一定首先選你。好,旁邊那位女同學,也舉手了。
觀眾二:
主持人好,兩位教授好。我是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肖艷,在我們春假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去總書記做知青所在的地方梁家河,進行了調研和考察。我們一到那個梁家河,就看到了有一口知青井,就是當時梁家河那個地方供水不好,所以習主席就帶領大家,為大家打了一口井。
還有就是我們了解到,習主席當時發(fā)現梁家河的能源問題有一點嚴重,于是他就打了當時應該是陜西省最早的一口沼氣池。當時陜西還沒有這樣的科技條件,于是他專程到了四川綿陽去學習了沼氣池的打造技術,然后再回來,帶領梁家河的村民一起把沼氣池打出來。從知青井和沼氣池這兩個東西,都非常好地提升了當地村民的生活條件。所以我想如果我是一個大學生村官的話,我也會向習主席學習,首先是立足實踐,深入到群眾當中,然后真正了解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謝謝。
主持人康輝:
謝謝,謝謝。剛剛這位女同學,談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插隊的時候,給當地做了很多事情??倳涀约阂舱f過,他說人生的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獲得的,梁家河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大學問是什么?其實就是了解了中國人民是什么樣的,了解了基層,了解了群眾。所以希望我們更多的青年朋友,能夠真正到基層去了解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的培養(yǎng),還有很多很多重要的論述,那接下來我們繼續(xù)請王杰教授,為大家做講解。
思想解讀人王杰:
說起這個基層經驗,我想起了一句老子的話,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高樓大廈平地起,大地是根基,根基不牢,地動山搖。
那么說到培養(yǎng)人才,我也談三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成才離不開讀書學習。
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講了一個讀書的故事。他說,有一天,一個小伙子在家里奮筆疾書,其實在翻譯。那么他母親看到孩子非常累,給他準備了粽子、紅糖,告訴孩子說,等會兒你吃粽子的時候,一定要蘸著紅糖吃。兒子說,知道了。過了一會兒母親進門問,你粽子吃了嗎?兒子一回頭,一看兒子滿嘴都是黑的。兒子蘸錯了,他沒有蘸紅糖,把旁邊的墨汁給蘸了,墨汁和粽子一塊兒吃下去了,弄得滿嘴都是黑的。這時候母親說,你嘴怎么是黑的?這時候他恍然大悟,明白了,蘸錯了。
今天,中國最早的《共產黨宣言》的譯本,就是這個小伙子翻譯的,這個小伙子就是陳望道。所以由此留下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就是說成才離不開讀書學習。
那么第二點就是,成才離不開鍛煉。
實踐長才干,歷練出人才。廣大的基層永遠是培養(yǎng)人才的沃土。從古到今,凡是成就事業(yè)者,幾乎都有在基層工作過的經驗。
剛才的同學講的,你知道老百姓想什么了,你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了,老百姓所思所想你知道了,你做決策你就會科學正確,你考慮問題就會全面周到。所以你看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他本人幾十年的成長經歷,也就證明了這一點。你有了基層工作經驗,你在做決策、思考問題的時候,你就更能夠接地氣,通民生,懂國情。
第三,要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huán)境和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說,“環(huán)境好,則人才聚、事業(yè)興;環(huán)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yè)衰”,說的是人才的環(huán)境,對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
(20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同志到了河北正定工作,當時,他發(fā)現有一個人叫賈大山,他是縣里的文化館的副館長,他寫過很多小說,這些小說有的獲了獎,所以習近平同志對這個人非常注意。到了正定以后,第一個去拜訪的就是賈大山。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的時候,在當時他那個環(huán)境下,他就已經開始為像賈大山這樣的人才,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人才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
主持人康輝:
好!謝謝王杰教授。剛剛王杰教授提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任職的時候,他和賈大山的這樣一段往事,是一段識才、用才的往事。賈大山是上世紀80年代,在全國短篇小說界很優(yōu)秀的作家。
賈大山后來擔任了正定縣的文化局局長,從一位作家變成了一位基層的文化干部。在這個崗位上,他做了很多的事情,甚至可以這么說,他在這個基層文化干部崗位上所產生的文化影響,要遠遠超出他作為一位作家的文化影響。而這當然離不開當時擔任正定縣領導的習近平同志的識才、用才。
非常遺憾,賈大山同志1997年就因病去世了,今天在節(jié)目現場,我們特別請到了他的兒子賈永輝,掌聲歡迎。
你好,請。
賈永輝同志,現在是河北省正定縣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平時大家都稱呼他賈老師,我也稱呼您賈老師好嗎?賈老師好!對于今天在座的年輕朋友,您父親賈大山的名字,確實大家不太熟悉,所以我也想請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賈大山是怎樣的一個人?
嘉賓賈永輝:
我的父親是一個非常謙虛、低調的人。他走在街上的時候,總是靠著墻根、低著頭。別人說他是個作家,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也許比別人、比身邊的人多讀兩本書,比平常的人多識幾個字,他是很謙虛的一個人。
主持人康輝:
剛剛王杰老師也說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到正定工作,他第一個登門拜訪的就是賈大山,因為他確實覺得人才難得,是他決定把賈大山從縣文化館副館長這個崗位提到縣文化局局長這個崗位。
- 原標題: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
- 責任編輯:唐艷飛
- 最后更新: 2018-10-18 09:07:55
-
習近平主席和挪威民眾友好交往的佳話
2018-10-18 08:44 中國外交 -
百億美元大單拿下:荷將在華設鋰電池超級工程項目
2018-10-17 21:26 克強經濟學 -
國家扶貧日,讓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金句
2018-10-17 20:00 -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統(tǒng)辦公廳主任瓦伊諾
2018-10-17 19:53 中俄關系 -
習近平:咬定目標加油干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2018-10-17 18:3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引發(fā)社會共鳴
2018-10-17 16:44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國家扶貧日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金句
2018-10-17 16:4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尊老敬賢,總書記情意濃濃
2018-10-17 16:4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重陽節(jié),重溫習近平的這些暖人瞬間
2018-10-17 16:4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美稱中方“經濟掠奪”施壓其他小國 外交部回應
2018-10-17 15:47 中美關系 -
習近平的2018:9月關鍵詞——振興
2018-10-17 13:3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二十多年,習近平一直牢記著這句話
2018-10-17 13:1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失去夢想的挪威 靠什么“咸魚翻身”
2018-10-17 13:15 中國外交 -
如今雙開通報為何“細節(jié)”多到一口氣讀不完
2018-10-17 10:12 廉政風暴 -
《平“語”近人》第九集:惡竹應須斬萬竿
2018-10-17 09:20 -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習近平身體力行
2018-10-17 09:05 觀察者頭條 -
被雙開的副局長:借“代孕”以錢易色,有3個私生子
2018-10-17 08:31 廉政風暴 -
房峰輝案,中央還有個大動作
2018-10-17 08:12 廉政風暴 -
北京副市長陰和俊任天津市委副書記
2018-10-17 07:10 高層人事 -
他將一生獻給新疆,曾斥熱比婭是民族敗類
2018-10-17 06:49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