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 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全文)
關鍵字: 李克強兩會2019兩會李克強記者會人民日報記者:
總理您好。去年以來,一些企業(yè)存在裁員的情況,有的內外資企業(yè)開始向境外轉移。同時也有一些企業(yè)反映,他們想招一些合適的技術工人卻很難。所以請問總理,您將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來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謝謝。
李克強:
看來你確實感受到就業(yè)是個難題啊。在中國現代化進程當中,就業(yè)會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壓力。我們每年新增城鎮(zhèn)就業(yè)勞動力1500多萬,未來幾年不會減,而且還要給幾百萬新進城農民工提供打工的機會。今年我們確定要確保新增城鎮(zhèn)就業(yè)人數在1100萬人以上,實際上我們希望能夠實現去年的實際規(guī)模,也就是1300萬人以上的就業(yè)。所以,我們把就業(yè)優(yōu)先的政策首次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并列為宏觀政策,財政和貨幣政策不管是減稅、還是降低實際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圍繞著就業(yè)來進行的。有了就業(yè),才會有收入,才會有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
我們說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qū)間,首先是要保就業(yè),不許經濟滑出合理區(qū)間,就是不讓出現失業(yè)潮。我們要多措并舉,對一些重點人群要繼續(xù)保障他們就業(yè),像大學畢業(yè)生、復轉軍人、轉崗職工等。今年的高校畢業(yè)生又達834萬,比去年還多,創(chuàng)歷史新高。我們還要確保不出現零就業(yè)家庭,對那些容納勞動力比較多的企業(yè)要給政策優(yōu)惠支持。我們還要推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用好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平臺,來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就業(yè)好不好,這本身也是經濟好不好的一個重要體現。
政府工作報告主要講了保障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這里我想特別強調一下農民工就業(yè)。中國現在有2.8億多農民工,而且每年是以百萬計的數量在增長。他們是許多產業(yè)行業(yè)的主力軍,農民的收入大部分來自于打工收入。農民工的身后可以說有無數家庭的期待。講到這里,我就想起兩年前到我國東北一個中型城市的建設樞紐工地上去考察,有一個印象至今揮之不去。在寒冷的天氣里農民工在施工,其中有一位農民工跟我歲數差不多大,我和他對話,他就希望一條:多加班,多掙錢。我說為什么?他說他的一個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他要掙錢使孩子安心學習,并且學習好。我從他的眼神里面看到他對下一代、對未來的期待。
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這40年來有如此巨大變化,教育的確起了巨大支撐作用。所以我們要善待農民工,不僅要給他們提供打工的機會,而且要保障他們應有的所得?,F在不時發(fā)生農民工欠薪的問題,我們要立法規(guī),堅決打擊那些惡意欠薪的行為,確保農民工打工有機會,而且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要看到他們的身后是無數家庭的希望。謝謝。
西班牙埃菲社記者:
您認為,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對中歐關系發(fā)展是機遇還是會帶來負面影響?您如何看今年的中歐關系?
埃菲社記者提問
李克強:
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雙邊的事情,我們不會利用第三方,更不會去損害第三方。中國和歐盟,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達國家聯盟??梢哉f,中歐都是世界多極化的重要一極,中歐關系的發(fā)展不僅有利于中歐,也有利于世界。
當然,中歐互為最大的貿易伙伴,我們之間有合作,也有摩擦,過去和現在都存在。但是,我們長期以來積累了化解分歧、摩擦的經驗,這些經驗我認為還應該繼續(xù)沿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歐之間應該增強互信?,F在我們正在推進中歐投資談判,實際上是想讓雙向投資更加開放,這樣做讓雙方都受益,當然是要公平地受益。我覺得雙方都應該以開放的心態(tài)看待對方,在合作當中妥善化解分歧,讓中歐關系穩(wěn)步前行。下個月,我要去歐盟總部和歐盟領導人共同舉行新一輪中歐領導人會晤。我希望通過本次會晤,雙方都從戰(zhàn)略的、長遠的高度看待中歐關系,都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推動合作的心態(tài)去促進中歐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總理您好。之前您也談到,在民生領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接下來我想提一個有關醫(yī)療方面的問題,我們注意到,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享受不到優(yōu)質醫(yī)療資源的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尤其是那些得了大病的患者,給他們的家庭帶去很沉重的負擔。請問總理,在解決這些問題上,政府還有哪些有效舉措?謝謝。
李克強:
看病確實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尤其大病是民生的痛點??床≠F看病難的問題,在我們國家的確存在。這幾年來,我們經過努力,不僅建立了向全民提供基本醫(yī)療保障的制度,而且在此基礎上,由政府和居民共擔,購買大病保險,建立了大病保險的機制,這是可以緩解大病患者特別是困難群眾負擔的一個重要舉措,在世界上也應該是一個創(chuàng)舉。
去年我們就聽到許多關于抗癌藥貴的呼聲,我們通過減稅等多種辦法,讓17種抗癌藥降價50%以上,而且納入醫(yī)保,這讓癌癥患者特別是困難群眾大大減輕了負擔。這方面的事情,我們能做的都應該去做。今年我們還要做兩件這方面的事,并且要盡力。一是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門診用藥,納入醫(yī)保,給予50%的報銷,這將惠及我國4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我到基層去調研,有一些人告訴我,他們得了這類慢性病,每天都不能斷藥,負擔很重,有的把養(yǎng)老金相當一部分用來買藥,我們要努力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二是要提高大病保險的起付線,提升大病保險的報銷標準。現在近14億人都進入大病保險了,要讓更多的人、上千萬的人能夠直接受益,因為我們這個大病保險是有倍數效應的。要看到,我們的醫(yī)保雖然覆蓋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農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萬元,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難的。所以政府和社會要共同出力,緩解這個民生之痛。沒有健康就沒有幸福。謝謝。
亞洲新聞臺記者:
總理您好。去年以來,中國政府多次表示,中國將越來越開放。但有些評論認為,中方“口惠而實不至”,缺乏實際行動。今天外商投資法已經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也有輿論表示擔心或質疑,認為這部法律的特別加速通過,大部分只是對美國壓力的回應,而且部分法律條款的模糊性也給了中國政府靈活掌握的空間,降低了投資者對實際效力的期望。請問李總理,您對此有何回應?中國政府將推出哪些具體、可落實的政策呢?謝謝。
亞洲新聞臺記者提問
李克強: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讓中國人民普遍受惠,也有利于世界,我們何樂而不為?開放的措施說出去了,當然要兌現。像去年,我們一些重大基礎產業(yè)放開外資投入的股比,有很多重大項目落地了。我們去年利用外資,仍然是世界上發(fā)展中國家中最多的。中國會繼續(xù)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繼續(xù)保持對外開放熱土的溫度。
剛才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外商投資法,這個法律是要用法律的手段更好保護外商投資,吸引外商投資。這個法律也可以說是規(guī)范政府行為的,要政府依法行政,而且政府要根據這個法律的精神出臺一系列法規(guī)、文件,保護外商權益,比如信息投訴機制如何公開、透明、有效。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會推出一系列有關法規(guī)和文件,讓外商投資法順利實施。
我們要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制度,而且要推出新的負面清單。這個新推出的負面清單會做減法,而且以后還要逐步做減法,也就是說非禁準入的范圍會越來越大。還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將修改知識產權法,對侵權行為引入懲罰性的賠償機制,發(fā)現一起就要處理一起,而且要讓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無處可遁。當然,我們也希望外國政府公正地看待中國企業(yè)和國外企業(yè)雙方自愿的合作??傊?,今年對外開放的舉措我們會不斷地推、繼續(xù)地推。我多次講過,中國的開放舉措,往往不是一攬子推出來的,每年甚至每個季度都在出,但回過頭來看,積累起來就會帶來想象不到的巨大變化。謝謝。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總理您好。去年以來,央行幾次降準,降低了金融機構的成本,但是企業(yè)依然反映融資難融資貴,政策實惠看得見摸不著。在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政府將采取哪些舉措?謝謝。
李克強:
服務實體經濟,這是金融的天職,但是我們確實面臨著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去年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了融資難融資貴上升的勢頭。我們四次降準,其目的還是通過降低金融機構本身的成本,促進這些資金流向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yè)。今年我們要抓住融資難融資貴這個制約經濟發(fā)展、市場活力的“卡脖子”問題,多策并舉、多管齊下,讓小微企業(yè)融資成本在去年的基礎上再降低1個百分點。
我們對外開放是自主的抉擇,而且我們要引入競爭中性的原則,也就是對所有外資企業(yè)一視同仁的對待,同樣,對中國國內各類所有制企業(yè)都應該一視同仁?,F在在貸款問題上,的確需要清除一些障礙,引導金融機構改善內部管理機制,多跑民營企業(yè)、小微企業(yè),為他們降低融資成本、減少不合理的費用出力。小微活,經濟才活,就業(yè)才多。
當然,我們也時刻注意防范金融風險。對于那些不具備生存條件的“僵尸企業(yè)”,不會給他們新的貸款,對違法違規(guī)的所謂金融行為,該制止的制止,該打擊的打擊。我們完全可以守住不發(fā)生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加強金融服務和防范金融風險是相輔相成的。謝謝。
- 原標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東堯
- 最后更新: 2019-03-15 14:13:20
-
今年五一會放小長假嗎?李克強回應
2019-03-15 14:01 2019兩會 -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閉幕
2019-03-15 13:28 2019兩會 -
“奧特曼也沒想到自己會這么妖嬈”
2019-03-15 13:12 -
習聲回響 | 語短情長——習近平兩會下團組那些精妙比喻
2019-03-15 12:19 2019兩會 -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閉幕
2019-03-15 11:26 2019兩會 -
92.4%和96.5%!兩高報告高票通過
2019-03-15 10:04 2019兩會 -
區(qū)衛(wèi)健局:成都36名受診學生未發(fā)現異常指標
2019-03-15 09:57 食品安全 -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
2019-03-15 09:06 觀察者頭條 -
英議會通過延遲脫歐動議 歐盟:需27國一致同意
2019-03-15 08:37 不列顛 -
國內海量數據國外找,代表呼吁別再“出口轉內銷”
2019-03-15 08:31 2019兩會 -
“5G+AI+物聯網是下一代超級互聯網,我非常認同”
2019-03-15 07:58 2019兩會 -
“幸運盒子”騙局:成本低于15元 內含三無產品
2019-03-15 07:46 -
習近平同兩會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2019-03-15 07:32 2019兩會 -
今年,98%的行政村有望接通4G
2019-03-15 07:24 5G -
市委正暗訪,有人通風報信
2019-03-15 07:08 廉政風暴 -
外交部第4位女發(fā)言人履新
2019-03-15 07:00 政壇觀察 -
關于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議案處理意見的報告
2019-03-15 06:40 2019兩會 -
陸慷:美方站在了廣大穆斯林國家的對立面
2019-03-14 22:16 中國外交 -
臺灣花蓮2輛陸客團游覽車擦撞 10人受傷
2019-03-14 22:03 臺灣 -
一分鐘!習近平2019年兩會講話“干貨”全掌握
2019-03-14 19:44 2019兩會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