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憶:今天聰明的寫作者希望討好,而我們當時只想要顛覆
關鍵字: 王安憶茹志鵑寫作文化3 不需要那么多人當作家,但有一些文學修養(yǎng)可以過得更好
“美國青年人需要笑,需要快樂、需要舒適,于是就產生各種可笑的語言與動作,產生隨意性:隨意的服裝,包括毛邊褲腳,露出一個肩膀的恤衫;隨意的舉動,甚至看電影時,女孩子會把雙腳高高地擱在前座的椅背上。據說這種隨意性的產生,是對于中產階級的一切虛偽理解的一種反動?!?
——茹志鵑
界面文化:從日記中可以看到,你們對于美國的觀察是從一些新鮮物件開始的,比如牛仔褲和漢堡,物質豐富是不是美國留給你們的第一印象?
王安憶:我們出國的時候物質還是緊缺的,一個人從物質匱乏的地方走出來,一開始就是驚訝于美國物質豐富,也蠻迷戀的——我們總是選擇超市打烊的時候去買冰淇淋,他們會給很多;可樂隨便買很便宜,我每次去超市都很開心,好像是不要錢的娛樂項目。那時候出國回來每人都可以帶一個大件,像電視機、錄音機和冰箱,這是有配額的。因為我出國比較多,所以每次配額都被人預定掉。所以當中國的物質生活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很有抵抗力的,我可以辨別什么是已經走過的路、什么是象征未來的。這些豐富的物質沒什么了不起,物質是不會使人幸福的。
1978年,王安憶和父親王嘯平、母親茹志鵑在家中
界面文化:日記中記錄了你們母女對于美國從生活細節(jié)到精神面貌的觀察,你講到美國大學生不如中國大學生成熟,可是這成熟是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價呢?
王安憶:因為我去的時候是1983年,我們大學生還有不少是年齡很大的,是 “文革”中遺留下來的,讀書考試都很辛苦。美國人很年輕單純,覺得特別小,特別天真,總體來說有青春感。而我們的大學積累了那么多苦難歷史,都是負重的。這也是我不太喜歡美國小說的原因,因為他們好像是很原始的感覺,英國小說就更有歷史感。
界面文化:英國文學的歷史感具體指什么?
王安憶:不用舉例子,只要你看過英國文學就能看出這種歷史感——保守中的戒律以及階級的差異。美國基本是荒蠻的,老是寫人和自然的搏斗,我就不怎么喜歡海明威。而英國人的小說,像是石黑一雄或者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有強烈的階級觀點,美國人沒有這種偏見。但當你有了這個偏見以后,故事就來了。比較起來,中國還是和英國相像的。
界面文化:程永新最近在再版《一個人的文學史》的活動上講到,文學的小道已經非常擁擠,其實不需要那么人來寫作,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王安憶:他們是《收獲》的編輯,是很有精英主義思想的,我也是傾向精英主義的,其實不需要那么多人來做作家。但是,進行一些文學的修養(yǎng),人們還是可以生活得好一些。從我個人的處境上看,我作品的銷量在最近十年、尤其近五年明顯比原來要好,我的書到這兒已經到頭了。我們50、60一代作家是在很好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在我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感情和思想郁積了一二十年,一下子都爆發(fā)了,還沒有市場的壓力,就可以充分釋放自己的想法,之后也慢慢成熟了。在今天,聰明的寫作者就開始考慮討好了,而我們開始的時候都是想要顛覆的。為什么要讀者呢?可以不要讀者的。 那個時候人的生活很單一,全國群眾都在過文學的生活,《天涯》有個欄目就是刊載普通人的書信日記,可以看出來,那個時候人們的文字普遍比現在中文系的還要好。
界面文化:那就是文學熱下降了,社會總體的文學水平也在持續(xù)下降?
王安憶:我說句不好聽的話,現代化就是一個下降的過程,現代化的前提是民主,肯定是要攤平的。但是只要人過得幸福就好了,何必要這么痛苦呢?古代只有少數人享有文化特權,大部分人說話也說不好。但任何時代閱讀文學作品的主體都是年輕人,所以我不反對把書設計得稍微年輕化。我有一次乘高鐵看見一個女孩子,手里夾著一本《月色撩人》,她可能把書作為她的裝飾了;還有有次走過一個咖啡館,透過玻璃幕墻看見一個女孩子也拿著一本《月色撩人》在等人。
界面文化:我采訪過杰夫·戴爾,一位在美國大學教授創(chuàng)意寫作的英國作家,他說美國學生學習寫作的問題是,雖然熱愛寫作,但基本不讀書,你在教學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嗎?
王安憶:跟我們這邊問題差不多,有的學生閱讀量真的太低了。有個學生寫的是愛情,我問他你看過什么愛情小說,他說他看的是電影《山楂樹之戀》,那就沒法聊下去,我感到很沮喪。時代是重要的,但是寫作還是跟個體有關,你干別的可以靠后天訓練,寫作后天訓練成分不多。莫言受過什么教育?還不如我們這些在社會上大學的。阿來也是,十幾歲時才會說漢語,他們是真的有天分。
- 原標題:王安憶:今天聰明的寫作者希望討好,而我們當時只想要顛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11-04 08:54:24
-
張國立、佟麗婭等代表去朝鮮了
2018-11-03 11:03 中國外交 -
“別管反華的陳詞濫調,來看中美兩國的普通人吧”
2018-11-01 14:30 中美關系 -
讀者搶購金庸小說 部分作品賣斷貨
2018-11-01 10:55 -
江西?;韬顕z址明年年底前面向公眾開放
2018-11-01 10:12 考古 -
沈陽故宮大政殿彩畫修繕工程竣工
2018-10-31 15:39 大國工匠 -
金庸仙逝,韋小寶小龍女們說…
2018-10-31 10:49 -
明報:金庸聽著親友視頻電話含笑而逝
2018-10-31 10:20 香港 -
這個秋天有點悲 90后已經開始失去了
2018-10-31 09:30 -
“查良鏞先生畢生心系國家、愛國愛港”
2018-10-31 07:27 觀察者頭條 -
金庸:男主角我最喜歡令狐沖和…
2018-10-30 21:23 -
重溫:金庸與圍棋
2018-10-30 20:44 -
“韋小寶”“小龍女”“喬峰”…發(fā)文悼念
2018-10-30 20:29 -
溫瑞安手書“獨孤不朽,令狐無敵”悼念金庸
2018-10-30 20:23 -
US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 清華第50名中國最高
2018-10-30 18:33 中西教育 -
中文“特難學”?德媒分析為何德國學中文的人不多
2018-10-30 17:50 德意志 -
這場展,堪稱長三角改革開放40年大事記
2018-10-30 13:35 上海觀察 -
教科文組織官員:絲綢之路是人類互動的鮮活例證
2018-10-30 11:40 -
奈特莉批《灰姑娘》三觀不正:一門心思等有錢男人來救自己
2018-10-29 07:43 當代婦女解放 -
浙大出版社的《楊家將故事考論》,和聽過的故事不一樣?
2018-10-28 08:32 -
疑似乾隆皇帝大祀龍袍上架拍賣行 售價133.8萬
2018-10-26 17:15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190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05“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2“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