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青松:俄羅斯對美西方打出的“安全保障牌”,勝算幾何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萬青松】
2022年新年伊始,三場同主題會談即將輪番上陣,引發(fā)國際社會密切關(guān)注。
1月10日,俄美將在日內(nèi)瓦開啟普京提議的“安全保障”問題談判;
1月12日,時隔兩年重開的俄羅斯—北約理事會會議也將討論此問題;
1月13日,各方還將在歐安組織框架內(nèi)繼續(xù)就此問題舉行對話。
與此同時,針對2022年元旦后哈薩克斯坦突然爆發(fā)的動亂,俄羅斯與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盟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哈國派出維和部隊,展現(xiàn)出俄羅斯在關(guān)鍵時刻作為本地區(qū)安全“保障者”的不可替代角色。無疑,為俄羅斯與美西方即將開啟的“安全保障”對話增添底氣和籌碼。
筆者感興趣的問題是,俄美如何演出一場辭舊迎新的“好戲”?我們該如何去分析俄羅斯對美打“安全保障牌”的時機把握、戰(zhàn)略考量、期望目標、實現(xiàn)方式等等?俄羅斯的對美“安全保障牌”在未來將如何發(fā)展?
當?shù)貢r間2021年12月7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同美國總統(tǒng)拜登舉行視頻會晤,此次會晤是以閉門會議的方式進行。@視覺中國
俄羅斯的行動,令人困惑
去年12月7日,普京與拜登的視頻會晤“如約”舉行。12月10日,俄羅斯外交部就與美西方開展“安全保障”對話發(fā)表聲明。
12月12日,美國國務(wù)院宣布,負責歐洲和歐亞事務(wù)的助理國務(wù)卿卡倫唐弗里德將于12月13日至15日訪問烏克蘭和俄羅斯,隨后將前往布魯塞爾與歐盟和北約代表會晤。
就在美國助理國務(wù)卿到訪之際,12月15日,俄羅斯向美國提交了“俄美安全保障條約”和“俄與北約成員國安全保障措施協(xié)議”兩份草案文本,并公開對外發(fā)布文本全文。這兩份草案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俄方要求北約停止進一步東擴,承認俄羅斯在后蘇聯(lián)空間的特殊利益區(qū),北約承諾不吸納烏克蘭為成員國,以及北約從中東歐地區(qū)撤軍和停止部署進攻性武器等。
細讀兩份協(xié)議草案中闡述的俄羅斯官方立場,其實并沒有多大新意;這些立場,俄羅斯早已在其他場合說過。按照俄羅斯專家盧基揚諾夫的觀察,對美西方而言,俄羅斯此舉是一種政治投機行為,實際上令人難以接受。而且,美西方并沒有對俄羅斯構(gòu)成實質(zhì)性威脅,俄羅斯對此也了然于胸。
因此,令人困惑的是:俄羅斯明知不會從美西方得到自己所“期望”的答案,也很難讓美西方對俄羅斯做出任何實質(zhì)性的讓步,為什么俄羅斯還要在這個時候重提“安全保障”問題,上演這一出戲呢?
更讓人費解的是,俄羅斯選擇在轉(zhuǎn)交給美方(給訪問莫斯科的助理國務(wù)卿)建議文本的兩天后,就將其公之于眾,而不是閉門方式。因為按照國際慣例,安全問題比較敏感,更適合閉門磋商。
從操作層面來看,俄方提出的內(nèi)容也是困難重重。北約尚未有過為其他國家提供安全保障協(xié)議的先例,面對俄方提議,北約會如何操作?北約30個成員國能否批準?美國國會能否通過?這些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而普京的表態(tài)更讓這一問題顯得“云里霧里”。12月21日,普京在俄羅斯國防部擴大會議上表示,就算美國和北約提供安全保障的長期法律協(xié)議,也很難完全相信,因為美國可以隨意找個理由就退出。可見,普京這里是在隱射特朗普時期美國政府隨意退出國際條約的行為。
想要理解俄羅斯令人困惑的行為,恐怕還需要我們重新回到俄羅斯“安全保障”倡議的行為過程及其時間線索。
俄羅斯拋出“安全保障”倡議的時間軸
梳理俄羅斯在“安全保障”問題上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發(fā)現(xiàn)最近兩個月俄方在此問題上采取分階段對美西方的外交、政治、軍事和信息輿論等多層面發(fā)起攻勢。具體來講,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 醞釀階段
俄羅斯拋出“安全保障”倡議的直接原因,是拜登無視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劃出的“紅線”。
回顧拜登上臺這一年來,一方面,美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可以說是變本加厲,比如美國及其領(lǐng)導的北約強化與烏克蘭的軍事技術(shù)合作、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派遣軍事顧問,美國的北約盟友土耳其也為烏克蘭提供無人機Bayraktar TB2,北約則在烏克蘭及其周邊海域頻繁搞軍事演習,甚至美英軍艦直接進入黑海挑釁,等等。
另一方面,美西方則煽動烏克蘭國內(nèi)的反俄言論,烏克蘭政客也對俄羅斯的言辭更加猖狂,不僅公開表示要修訂、甚至否定“明斯克協(xié)議”,還大肆進行擴軍備戰(zhàn),烏克蘭當局更是關(guān)閉境內(nèi)俄語媒體,抓捕“親俄”的反對黨領(lǐng)導人等。
俄羅斯眼見“明斯克協(xié)議”簽訂7年來,仍舊原地踏步,協(xié)議內(nèi)容得不到落實,其優(yōu)勢和影響力也逐漸被削弱,顯然不能坐視不管。因此,抓住拜登將烏克蘭問題置于俄羅斯面前的時機,俄羅斯就此提出要求美西方提供具有法律義務(wù)的“實質(zhì)與長期的安全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1月13日,在法國舉行的俄法安全委員會外長防長“2+2”對話會議上,俄法雙方就討論了“安全保障”問題。
· 提議階段
在去年11月18日舉行的俄羅斯外交部部務(wù)委員會擴大會議上,普京正式提出“安全保障”倡議。他表示,必須要通過“反遏制+接觸”的混合方式讓西方對俄羅斯所劃“紅線”“入腦入心”,并提議要與西方探討明確的“安全保障”問題,主要涉及到北約東擴與烏克蘭問題。但在此次會議上,普京并未明確指出“安全保障”倡議的具體內(nèi)容和方式。
到了12月2日,俄外長拉夫諾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歐安組織外長會議上表示,俄羅斯正在準備“安全保障”協(xié)議草案,將擇機向美國和北約正式提出,并且在第二次“拜普會”上也會討論這個話題。
這個階段的一個重要背景是,俄烏雙方在兩國邊境地區(qū)部署了大量軍隊和裝備,引發(fā)美西方集體聲討,他們認為俄羅斯可能準備“入侵”烏克蘭。但現(xiàn)在看來,不管是俄烏在境內(nèi)調(diào)動軍隊,還是美西方的輿論信息戰(zhàn),更多的還是在為第二次“拜普會”烘托氣氛。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實現(xiàn)共同富裕,中國也有些好傳統(tǒng)
2022-01-09 08:44 -
美國新增確診65.2萬例、死亡1328例
2022-01-09 08:02 美國一夢 -
哈薩克斯坦前總統(tǒng)辟謠
2022-01-08 23:30 觀察者頭條 -
意外將男子點燃后,美國警察...逃了
2022-01-08 20:16 美國一夢 -
韓女團中國成員沒有下跪拜年,遭韓網(wǎng)民辱罵“滾回中國”
2022-01-08 19:43 三八線之南 -
美國允許駐阿拉木圖總領(lǐng)館部分雇員自愿離境
2022-01-08 19:36 -
沙特、科威特、阿曼、巴林等國外長和海合會秘書長將訪華
2022-01-08 19:29 中國外交 -
冷戰(zhàn)后首次:俄羅斯?jié)撏ё采嫌娕?/a>
2022-01-08 17:13 -
將新冠陽性兒子鎖汽車后備箱,美國女子被捕
2022-01-08 17:01 美國一夢 -
RT女主編:俄羅斯應(yīng)向哈薩克斯坦提6個條件
2022-01-08 16:09 -
澳財長、前總理中招,莫里森還樂呵呵看比賽
2022-01-08 16:0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lǐng)事:有中國商店遭搶,暫無華人傷亡
2022-01-08 16:02 -
哈薩克斯坦前國安委主席涉叛國罪被捕
2022-01-08 14:22 觀察者頭條 -
俄派維和部隊,布林肯又說閑話
2022-01-08 11:04 -
美國要和新冠病毒共存?拜登不同意
2022-01-08 10:3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哈總統(tǒng):恐怖分子約兩萬 上合反恐機構(gòu):愿提供幫助
2022-01-08 10:09 觀察者頭條 -
美國聯(lián)邦法院駁回針對紐約州前州長科莫的性騷擾指控
2022-01-08 07:44 美國政治 -
防病毒,日本北海道知事“婉拒”美艦???/a>
2022-01-08 07:43 日本 -
馬克龍確認:就要“氣死”不打疫苗的
2022-01-07 23:06 法國見聞 -
杜特爾特已接種中國疫苗加強針
2022-01-07 22:4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guān)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70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2“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65“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