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啟訥:儒家文化還能否增強港臺民眾對祖國的向心力?
最后更新: 2024-05-08 16:57:34漢人社會本身就有非常大的地域文化差異,包括方言的差異,某些差異甚至超過歐洲不同語言、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比如中國北方人如果沒有特地學習過,基本上聽不懂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南方地區(qū)的人講話,但這些人并沒有產生不同的國家意識。換言之,中國的儒家文化影響范圍內部差異也很大,但是并沒有形成政治和文化認同上的根本差異。
我們再把這點擴大到東南、西南的少數族群中,不少少數族群一直保持著自己在信仰上的傳統(tǒng),比如傳統(tǒng)的多神信仰,但是他們也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儒家及道教文化。舉苗族為例,苗族里還是有相當比例的人不會講漢語,可是他們在舉行道教的儀典時,一定是用漢字來做這個儀式的載體的,他們認為不用漢字就不靈驗了。這其實是一個文化交融的例子。
苗族舉行宗教儀式(資料圖/中國民族文化網)
文化交融其實也發(fā)生在蒙古族、維吾爾族和藏族當中,我們能在這幾種文化中看到它的深層存在了非常多的漢文化的因素。不要說在內蒙古,我們今天到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托——在清朝叫“庫倫”——在那里看一些宗教設施,能看到藏傳佛教,但這些藏傳佛教文化里也充滿了漢文化的因素。
我們如果真的花點功夫去學一下蒙古語、維吾爾語和藏語,將會發(fā)現這些語言當中充滿了漢語的因素,甚至于在價值觀上面也有儒家文化的影響。
也就是說,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在傳統(tǒng)中國的2000~3000年的歷史中是一個常態(tài),是一直在發(fā)生的事情。不管朝廷直接管轄的范圍到了哪一個界線,中國的內部跟它周邊的文化交流一直在進行當中。其中的儒家文化作為一個高級的意識形態(tài),它的影響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大。
既然儒家文化有開放的特質,而我們把儒家文化當作中國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基礎,這就代表了中國文化應該是開放的,它的內部交流應該是頻繁而密切的。所以它跟少數族群的文化傳統(tǒng)之間有很大的開放交融的空間。
當然,中國文化傳承必須同時保護中國少數族群長期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其中包括宗教傳統(tǒng)和價值觀,我想這個也是建構國族認同的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而我們沒有必要把這個任務與推動儒家文化傳承的任務對立起來,兩者并不存在沖突。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儒家文化作為建構國族與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礎,但它不是唯一基礎,只要它不是排他性的,它就不會跟少數族群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產生不可調和的抵觸。
講到調和,當然,我們需要對流行的認知做必要的修正,例如傳媒只要講到中國文化傳統(tǒng),就把它窄化成漢人的傳統(tǒng),只講“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這種描述就可能會對少數族群文化造成排擠效應。
既然中國文化傳統(tǒng)本來就是多元的、豐富的、相互交融的,我們在追溯多元傳統(tǒng)的時候,就不要過分去強調所謂的炎黃、孔子,而是應當把中國傳統(tǒng)當中的多元因素當作整個中國的共同遺產來繼承,這樣可以減少乃至消除現在在很多人認知當中所存在的文化抵觸的狀態(tài)。
當然,還是要強調,政治一體是必須要堅持的一面,事實上,政治一體會進一步保障文化多元和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
觀察者網:除族際交流之外,如今若看漢族群體內部——比如臺灣、香港社會——似乎也出現傳統(tǒng)文化難以完全支撐起國族建構的問題。您認為當下漢族傳統(tǒng)文化要如何繼承與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提升族群內部的凝聚力?
吳啟訥:就我對臺灣和香港社會的觀察,我覺得這兩地的傳統(tǒng)文化基本上已經下降到了生活的層面,就是在處理家庭關系、人際關系的時候,以及底層的文化習俗里,還存在傳統(tǒng)文化;但是在價值層面、意識形態(tài)層面,傳統(tǒng)文化在臺灣和香港社會里已經喪失影響力。
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臺灣、香港社會推崇的最高信仰是所謂現代化和西式政治制度,這兩個目標基本上是把西方文化當作唯一的、排他的效仿對象,都缺乏中國文化的主體性??梢哉f,這兩地,中國的文化主體性的根已經被拔掉。
我們看到臺灣、香港保留了繁體字這樣一種看起來包含傳統(tǒng)的符號,但是這個傳統(tǒng)符號只是一個文化外殼,它所承載的內容是以西方為標準的現代化或者是西式民主的內容。簡言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被抽離了,只保留了一個空洞的外殼。
我們需不需要現代化?答案是,需要,但是我們需要的是中國式的現代化,這種現代化不能切斷中國的傳統(tǒng)。我們是否需要建立一個適合現代社會的政治制度?我們當然需要,但這個政治制度應當是符合中國人民需求和愿望的、中國的現代政治制度,這種現代政治制度在價值層面不能脫離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
中國文化有傳統(tǒng)方面的核心價值,也有透過中國人民共同的革命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現代價值,這些價值加起來才能夠完成對于傳統(tǒng)的真正繼承和創(chuàng)新,也才能真正去推動國族的建構。不然的話,我們就會看到一群還在使用繁體字,但完全依照西方的思維方式思考,維護西方利益──而不是中華民族利益──的人。這些人當然無法承擔傳承漢文化和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使命。
就具體改變來講,我們舉香港的例子,我想教育是一個基礎,但在教育之上,更重要的還是政治一體化,就是對公民唯一政治身份的確認?!耙粐鴥芍啤钡摹皟芍啤?,不應被視為一個公民擁有兩個平行的政治身份,他的身份只能是由“一國”界定的。
- 原標題:吳啟訥:儒家文化還能否增強港臺民眾對祖國的向心力?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廣東省中山市報告1例H3N8禽流感病例
2023-03-29 10:29 -
蒙古國副總理:如中國經濟今年增長5%,能促進我們增長7%
2023-03-29 10:28 博鰲論壇 -
中超公司原總經理董錚、中國田協(xié)主席于洪臣被查
2023-03-29 10:11 廉政風暴 -
微信QQ出現功能異常,官方回應
2023-03-29 09:37 -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殷美根被查
2023-03-29 09:28 廉政風暴 -
為何不打算生育?這份統(tǒng)計局調查背后體現了什么?
2023-03-29 09:13 -
107歲抗戰(zhàn)老兵許世吉去世,甲子山戰(zhàn)役曾9天9夜沒合眼
2023-03-29 08:08 -
韓正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代表座談
2023-03-29 08:04 中國經濟 -
第八批國采今開標:涉40大品種,肝素類藥物首次納入
2023-03-29 07:44 健康中國 -
甘孜州回應“游客被攔車亂收費”:網傳視頻掐頭去尾
2023-03-29 07:32 -
北京豐臺區(qū)有陌生人搶孩子?警方通報:已查獲嫌疑人
2023-03-29 07:12 -
我國衛(wèi)星精確探測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
2023-03-29 06:56 航空航天 -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中國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2023-03-28 22:52 中國經濟 -
推動更多全球企業(yè)在滬投資興業(yè)、實現共贏發(fā)展!陳吉寧今天會見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chuàng)始人瑞·達利歐
2023-03-28 22:44 上海觀察 -
注入正能量、增添暖色調、激發(fā)精氣神!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今天舉行
2023-03-28 21:20 上海觀察 -
沒有大齡騎手?美團回應:最高年齡為57周歲
2023-03-28 21:02 -
新開發(fā)銀行新任行長、巴西前總統(tǒng)迪爾瑪·羅塞夫抵滬履新
2023-03-28 20:43 金磚國家 -
聚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總抓手,更加精準施策發(fā)力!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明確這些重點
2023-03-28 19:54 上海觀察 -
國家醫(yī)保局:新冠治療藥品價格實施分類管理,A類優(yōu)先采購
2023-03-28 18:44 抗疫進行時 -
河北一廢棄冷庫火災致11人死亡 省委書記:全面排查整改
2023-03-28 18:20 安全生產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27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07“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52“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