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瑋:打開課本全是圖畫,現(xiàn)在的教材是怕孩子學到知識嗎?
最后更新: 2025-02-21 15:40:1502 公平之困:當教材成為“資源放大器”
“教材越簡略,我們越要買‘說明書’——這究竟是減負還是增負?”一名家長評價。新版教材的“簡略化”初衷本是減負,卻催生了龐大的相關市場。
例如,2023年中國教輔規(guī)模突破834億元,折射出家庭對教材補充資源的迫切需求。其中,“知識點匯總”類書籍銷量激增300%,封面上“補全教材缺失環(huán)節(jié)”成為宣傳點。城市家庭尚可通過教輔、網(wǎng)課填補教材缺口,而農村學生往往因經(jīng)濟條件與信息壁壘,陷入“課堂學不透、自學無門路”的困境。
這便是反對聲音最為集中的一點——很多人認為新版教材和選拔方向放大了教育資源差異,對偏遠地區(qū)的學生造成了不公平影響。
首先,教材簡化增加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成本。例如,有家長指出,新版教材刪除部分知識點后,考試仍涉及相關內容,不得不“考的課外補”。許多家長也難以有效協(xié)助孩子,因此近些年,“縣里學生去市里補課、市里學生去省會補課、省會學生跨多區(qū)補多學科”愈演愈烈,這無疑加重了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和孩子的壓力。
那為什么不把教輔補全的知識點內容整合進教材呢?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減少自學障礙,但似乎又與現(xiàn)行政策“書包減重”、“視力保護”等要求相悖。
2024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guī)模為1129億元,其中教輔類圖書占比達25.33%,僅次于少兒類圖書
其次,教材內容的城鄉(xiāng)差異也加劇了不公平現(xiàn)象。不管是教材還是考題,涉及的內容多以城市生活為背景,例如地鐵路線、博物館城市地標景點等,越來越多“生活化、情境化的題”也在制造隱性的認知壁壘,如“制定一份去知名景點研學的攻略”、“在科技館當講解員”等需要一定生活體驗的題目。
當一道包含“自動售票機”、“立體投影廳”、“抖音打卡點”的“為科技館游客設計路線”的大題出現(xiàn)在某地中考卷子中時,有些山區(qū)學生從未見過題干中的票券,更不知“立體投影廳”為何物。而城市學生的答案里,甚至還有額外標注——這些經(jīng)驗來自他們每學期都會參加的研學旅行。
而農村學生對這些內容缺乏認知基礎,寒暑假也沒有家庭文化資本支撐他們去涉足,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能降低他們對家鄉(xiāng)文化的認同感降低。
最關鍵的還是師資配置。缺乏基礎知識點和知識體系的新版教材,學生需要依賴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才能理解。這種設計使得偏遠地區(qū)的學生在缺乏優(yōu)質教師資源的情況下,更難以掌握知識。
或許有人會說,“科技彌補差距”,但這個愿景在實踐中屢遭挑戰(zhàn)。
誠然,學生確實可以找教輔補充知識、通過在網(wǎng)絡上找到名師課程資源彌補名師差距,但義務教育階段實際具有壟斷性,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還是花在了學校的課堂里。所以即使師生意識到了這一點,要額外獲取信息,其經(jīng)濟負擔和時間精力成本是難以估量的。
而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區(qū)要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還有兩大疑問,一是如何利用?二是如何防沉迷?
縣鄉(xiāng)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體系,依賴于教師的信息檢索能力。老師先學會,再傳授給學生一個系統(tǒng)的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方案以獲取網(wǎng)站資源。互聯(lián)網(wǎng)有如此豐富的資源,但是大多數(shù)農村中小學生的視野只局限在貧瘠的課本與落后的師資里。誠然,會有一些聰明學生主動搜索去了解,但絕大部分學生還是需要引路人。而互聯(lián)網(wǎng)的誘惑力,在沒有家長嚴格監(jiān)督的情況下,使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們倉促打開網(wǎng)絡世界,其弊端已無需贅述。
2月17日,樹人景瑞小學的一堂語文課上,孩子們正在進行跨學科主題學習。新華社
盡管成都七中網(wǎng)班等模式為偏遠地區(qū)輸送了優(yōu)質課程,成效斐然,但多數(shù)學校仍缺乏相應資源,老師們篩選網(wǎng)絡資源、設計數(shù)字教案的能力也參差不齊?!拔覀兏嬖V學生‘善用搜索引擎’,卻無法教會他們如何辨別信息真?zhèn)?;想提倡AI助學,但一些鄉(xiāng)鎮(zhèn)學校連機房和網(wǎng)絡都難保障?!奔夹g本應是打破信息差的鐵錘,是公平的杠桿,若缺乏宏觀性系統(tǒng)性的支持,反而可能成為新的分化工具。
“我自己也是農村苦讀書摸爬滾打實現(xiàn)階級跨越的,對新教材編寫組的那幾位也有所了解。”一名大城市知名教育專家對我坦言,“現(xiàn)在教材小組編輯或修改的時候確實很用心,甚至改版、試點試驗多次,收集了10萬多學生的試用反饋和建議,但他們目光觸及的都是那些本身底子就很好的孩子們了,你懂我想表達的意思嗎?”
03 回到最初的問題,新版教材“防自學”?
答案并非非黑即白。它既不是某些人口中的“陰謀論”,也不是“知識灌輸”向“全面素養(yǎng)”轉型帶來的必然陣痛。
爭議的核心,在于如何看待教材的功能。舊版教材如“操作手冊”,追求高效和扎實的知識傳遞;新版教材似“研發(fā)指南”,強調思維建構和能力拔高。我們既要警惕基礎教育被“思維培養(yǎng)”異化為“精英的游戲”,也不能因噎廢食、退回機械訓練的老路。
教育學者章勤瓊提出了他的理念——“教材要服務課堂而非替代課堂”。同時他也提出“教材應為課堂提供腳手架,而非讓師生在迷霧中自行摸索?!币獙崿F(xiàn)這種理想的教材設計,需在知識完整性與思維開放性之間找到平衡點——既保留基礎知識和框架,又留出思維探究和拔高空間。如此,才能在理想和現(xiàn)實中找到平衡點,讓教材成為“基礎牢固”又兼具“啟迪思維”的鑰匙,而非加深焦慮和教育不公的枷鎖——基礎教育從普惠到精英化傾斜。
解決這一矛盾,需在教材設計上更注重學生與教師的真實需求,同時通過政策引導緩解教育資源不均。
義務教育的真諦不在于教材是否完美,而在于能否讓孩子的眼睛里——無論他/她身在城市或鄉(xiāng)村,都能繼續(xù)燃燒探索求知的欲望。唯有如此,“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才會成為照亮書山學海的光,而不只是一句口號。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南通海門—上??缃帮w的”:2小時縮短至40分鐘,定價698
2025-02-21 10:56 低空經(jīng)濟 -
旦巴任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常委、政府常務副主席
2025-02-21 10:45 地方人事觀察 -
義烏老板用DeepSeek賣空小商品:只需說12345
2025-02-21 08:36 -
浙江出臺涉企行政檢查新規(guī),杜絕運動式檢查、變相檢查、任性檢查
2025-02-21 08:22 -
成都一私立婦產(chǎn)醫(yī)院拖欠工資、預付費用無法按時退還?官方通報
2025-02-21 08:17 -
上海首例!貨車超載壓塌橋梁,“認購碳匯”實現(xiàn)“特殊修復”
2025-02-21 08:16 -
上海市委書記、市長調研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qū)
2025-02-21 07:46 -
使用虛假材料申辦林權證,陳洪生被開除黨籍
2025-02-20 15:49 廉政風暴 -
黑龍江:落實中俄跨境旅游團隊免簽,推動邊境旅游護照政策落地
2025-02-20 15:19 -
陳志被“雙開”:搞團團伙伙、利益交換
2025-02-20 15:06 -
為什么是浙大?浙江省委機關報“兩問”
2025-02-20 14:34 -
李躍旗任浙江省住建廳黨組書記,曾長期在上海工作
2025-02-20 14:34 地方人事觀察 -
縣委書記對參會人員提要求:每個人必須會用DeepSeek
2025-02-20 14:05 -
廣州2025年GDP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
2025-02-20 13:10 地方宏觀經(jīng)濟 -
上海召開屬地MCN機構分類指導會,試行內容生態(tài)合規(guī)指引
2025-02-20 13:10 地方產(chǎn)業(yè)動態(tài) -
澳門特首岑浩輝有新身份
2025-02-20 11:15 地方產(chǎn)業(yè)動態(tài) -
網(wǎng)傳河北邢臺一局長酒后砸店傷人,官方通報
2025-02-20 10:51 -
上海首次打通東北電網(wǎng)綠電送滬通道
2025-02-20 08:27 地方產(chǎn)業(yè)動態(tài) -
大理一在建工程坍塌致3人死亡
2025-02-20 08:06 -
招聘環(huán)衛(wèi)工“要求不超35歲”?最新調整來了
2025-02-20 08:06 人間百態(tài)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