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者茶座 |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中國和俄羅斯的例子足以證明,依賴美國不可持續(xù)
最后更新: 2025-04-17 11:18:10編者按: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戰(zhàn)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后直面美國經濟脅迫、“掀翻桌子”與之掰手腕的大國。
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學術主任、“普京身邊人”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于4月初來華東師范大學參加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中俄分組會議期間,做客觀察者網《思想者茶座》,就美俄關系在2025年年初出現的“正?;臂E象、俄烏沖突三年得失及中俄、中美關系新動向展開探討。他深入剖析了俄羅斯人從擁抱西方到與西方戰(zhàn)略疏離的思想轉變軌跡,也分享了特朗普執(zhí)政后美俄關系的新演變及俄羅斯精英的新思考。
他提醒,盡管俄羅斯與特朗普的意識形態(tài)更接近,但俄羅斯不能癡迷于特朗普的“浪漫關系”。話音未了,特朗普簽發(fā)行政令,將對俄制裁延長一年。
盡管俄美、中美關系差異顯著,但這兩對關系的背后卻呈現出相似的軌跡。以下為對話實錄,供讀者諸君思考。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做客觀察者網《思想者茶座》 觀察者網
【對話/觀察者網 高艷平】
特朗普的意識形態(tài)接近俄羅斯,但不意味著俄美會結成同盟
觀察者網: 您在最近的文章中說,莫斯科發(fā)現它在意識形態(tài)上更接近特朗普的美國,而不是自由主義的歐盟。這似乎是對美俄關系正?;囊环N解釋。您如何發(fā)現莫斯科在意識形態(tài)上更接近特朗普的美國?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俄羅斯與特朗普的意識形態(tài)更接近,有幾個原因。最主要的一點是,俄羅斯一直反對自由主義的全球主義理念,這種西方自由主義建制派所秉持的普遍主義、全球化視角一直認為,世界上存在普世價值,存在國家運作的全球通用模式,所有國家都應當遵循這一西方模式來治理——這一基本假設構成了其思想根基。
但在此之后,我們多年來目睹了許多負面現象。西方(尤其是美國和歐洲)通過武力強化這一模式,向全球推廣該模式,并強迫其他國家接受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地位。
具體到俄羅斯的案例,這種做法最突出的體現是北約這一歐洲軍事聯(lián)盟的擴張:北約自冷戰(zhàn)結束后立即啟動東擴進程,一步步逼近俄羅斯邊境,其本質目的是將俄羅斯擠出傳統(tǒng)勢力范圍。最終,這一系列行動演變成為烏克蘭戰(zhàn)爭的慘烈局面。這場沖突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框架(而非單純軍事因素)是宣揚"俄羅斯周邊國家有權加入西方自由主義聯(lián)盟"的價值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唐納德·特朗普上臺之前。
特朗普與眾不同。他并非自由主義全球主義者,其理念也獨樹一幟。他所追求的是美國的全球霸權與主導地位,但形式與過往截然不同。相較于抽象理念,特朗普更聚焦于美國國家利益,堪稱“國家利益至上主義者”。這位總統(tǒng)本質上是利益驅動型人物——既包含商業(yè)利益考量,也涉及政治權力博弈。
盡管作為全球最強大國家,美國正以極具侵略性的姿態(tài)追逐本國利益,但這種立場至少呈現出某種理性色彩。因為當雙方都基于國家利益行事時,就存在談判空間,可以嘗試尋求共同點,達成互利妥協(xié)或交易。而過去與自由主義全球主義者打交道時,這種可能性完全不存在——他們堅信自身意識形態(tài)與利益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要求所有國家無條件接受。
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在思維方式上更接近俄羅斯——我們能夠理解他的偏好與戰(zhàn)略意圖。但這并不意味著俄美會成為親密盟友或組建戰(zhàn)略同盟,完全不是這樣。兩國關系可能呈現更復雜的形態(tài),一種基于現實利益考量的艱難互動模式,這與過去截然不同。這種互動不再以意識形態(tài)劃線,而是建立在某種理性權衡的基礎上。
每一次俄羅斯介入西方內部事務,都會招致嚴重后果
觀察者網:這個解釋很有意思。在那篇文章中,您還警告說,與美國合作過于緊密將面臨風險。美國的動蕩與俄羅斯無關,那是美國人自身的身份危機;莫斯科必須謹慎行事,避免成為華盛頓內斗的棋子。沒多久,特朗普就簽發(fā)行政令將對俄制裁延長一年。您能解釋一下這種風險嗎?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我們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一個是實際的,一個是短期的。當特朗普第一次當總統(tǒng)的時候,當時的俄羅斯——我想說是不情愿地、意外地——成了美國國內斗爭中的一個棋子。因此,特朗普的對手民主黨人把“俄羅斯牌”作為對付特朗普的武器。他們試圖打倒他,聲稱特朗普是俄羅斯間諜、他得到了普京的支持、俄羅斯安全部門和黑客幫助特朗普贏得了選舉、他是俄羅斯的一個傀儡,等等。
這些觀點看似荒謬,實則極具破壞性——當特朗普2017年試圖改善美俄關系、重塑兩國互動模式時(正如他現在所做的),立即陷入"眾矢之的"的困境。最終他基本放棄了構建新型美俄關系的構想。俄羅斯由此淪為美國國內政治的議題,這種局面極具破壞性,雖未釀成災難,但影響深遠。
俄羅斯常被當做美國國內斗爭的工具。本文稱特朗普曾以“克拉索夫”為代號被前蘇聯(lián)國安部門招募
更深層的解釋無關西方本身,而關乎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中的定位。數百年來(甚至可追溯至更久遠歷史),俄羅斯作為一個國家、民族,始終處于特殊的歷史軌跡中:它橫跨歐亞大陸,兼具東西方文明特質,其文化構成與身份認同呈現出復雜而獨特的融合。正因如此,俄羅斯始終與歐洲存在本質差異。與此同時,俄羅斯數百年來始終懷揣一個核心訴求:要像當時的歐洲列強(無論是17世紀、18世紀還是19世紀)那樣實現現代化變得強大。
正因如此,那時候俄羅斯歷代政權始終試圖成為歐洲-西方政治集團的一部分。其策略有時表現為聯(lián)合西方某一陣營對抗另一陣營——畢竟在20世紀下半葉之前,西方世界內部的分裂與兵戈相見遠多于對外征伐。然而,每一次俄羅斯試圖深度融入西方內部博弈時(這種博弈不僅涉及地緣政治,更包含文化認同與宗教身份界定等深層議題),最終都招致嚴重后果。
即便在影響力鼎盛時期,如拿破侖戰(zhàn)爭后或二戰(zhàn)結束后,歐洲主流社會也從未真正將俄羅斯視為歐洲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吊詭的是,西方國家始終在利用俄羅斯參與其內部權力角逐。
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可以講好幾個小時。關于西方的內部矛盾,我們可探討的案例不勝枚舉。當前,西方世界正深陷結構性分裂——一方是自由主義全球主義建制派,另一方則是以唐納德·特朗普為代表的美國本土主義力量,以及法國、德國、羅馬尼亞、荷蘭等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民族主義政治勢力。這種社會分裂源于民眾對現狀的普遍不滿。在此過程中,俄羅斯展現出對民族主義傾向力量的偏好。究其原因(正如特朗普案例所示),這類力量在俄羅斯視角下更具理性特質,且不像全球主義者那樣天然帶有意識形態(tài)偏見。
然而需要明確:俄羅斯在此類斗爭中始終處于特定站位或對某一方表達同情,但這并不意味著俄羅斯應深度介入西方內部博弈?;氐侥闾岬降哪瞧恼?,我的核心觀點是,如果俄羅斯試圖實質性介入西方內部的爭斗,俄羅斯將得不償失。即便最終西方各方達成妥協(xié)或分道揚鑣,俄羅斯也無法從中獲益。
因此我的主張是:我們既要密切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在務實層面支持對俄羅斯友好的力量,但更重要的是,切勿卷入西方的內部轉型進程——歷史經驗表明,趟這種渾水永難帶來戰(zhàn)略回報。
觀察者網:您的觀點是,在俄羅斯精英內部是少數派,還是普遍的共識。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我并不認為這已成為共識——學界對此存在多元觀點。部分學者與思想家主張俄羅斯應深度參與西方社會的轉型進程,但包括我在內的另一些人則堅持俄羅斯必須保持戰(zhàn)略距離。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盡管俄羅斯與歐洲有很密切的歷史淵源與文化紐帶,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應全盤融入西方發(fā)展模式。
特別是在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后的兩年半間,俄羅斯社會已形成基本共識——試圖通過實用主義策略融入西方國際體系已無可能。即便存在局部合作空間,從戰(zhàn)略層面而言,俄羅斯必須保持獨立自主。作為橫跨歐亞的文明大國,俄羅斯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緣政治優(yōu)勢,如與中國已經建立了緊密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因此,我們不必完全將精力耗費在西方事務上。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以色列計劃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本以為特朗普肯定同意…”
2025-04-17 11:17 伊朗局勢 -
我駐加使館:堅決反對,絕不接受
2025-04-17 11:03 -
中國和馬來西亞聯(lián)合聲明
2025-04-17 10:46 中國外交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對DeepSeek下黑手
2025-04-17 10:36 人工智能 -
中國消費者:影響不大,沒美國貨,買國貨
2025-04-17 10:2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旅游博主在境外被帶到“小黑屋”,被脅迫接受間諜任務
2025-04-17 10:26 國家安全 -
專門朝中國潑臟水的部門,魯比奧給關了
2025-04-17 10:19 美國一夢 -
“暴政!”哈佛前校長“對線”特朗普
2025-04-17 09:53 美國一夢 -
“245%這個數字是怎么來的,你們應該去問美方”
2025-04-17 09:31 中美關系 -
“被中國震驚15年了,美國還是沒搞定...”
2025-04-17 09:18 中美關系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終不還得運到中國”
2025-04-17 09:06 中美關系 -
他放話“讓中國得不到資源”,我使館駁斥
2025-04-17 08:20 中美關系 -
事關中國!特朗普親自阻止馬斯克,還飆臟話?
2025-04-17 08:03 美國政治 -
我使館:英政客言論,荒唐可笑
2025-04-17 07:41 不列顛 -
朝方譴責美國派遣戰(zhàn)略轟炸機至朝鮮半島
2025-04-17 07:23 朝鮮現狀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2025-04-16 23:42 不列顛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2025-04-16 23:1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現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2025-04-16 22:47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2025-04-16 22:3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2025-04-16 21:24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