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者茶座 |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中國和俄羅斯的例子足以證明,依賴美國不可持續(xù)
最后更新: 2025-04-17 11:18:10既不抱幻想,又保持務實合作,這是大國應有的戰(zhàn)略智慧
觀察者網:您說,莫斯科必須走自己的路,抵制與“華盛頓的新戀情”的拉扯。那么,在您看來,什么是俄羅斯自己的路,這肯定不是渴望西方認可的刻板印象,對吧?您認為俄羅斯在全球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首先,我的核心觀點是:俄羅斯不應被與特朗普或任何其他西方人物的“浪漫關系”所蠱惑。
俄羅斯政治思維中始終存在一種極端化的心理傾向——要么選擇與西方全面對抗,要么陷入深度擁抱西方的誤區(qū)。這兩種極端本質上都是非理性的。
過去35年間,俄羅斯經歷了兩次極端搖擺:第一次始于蘇聯最后一任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繼而在蘇聯解體后由鮑里斯·葉利欽延續(xù)。那段時期,俄羅斯曾真誠渴望融入西方——不僅是心理認同和政治立場,甚至謀求在制度層面加入西方體系。我認為這種取向既反常又錯誤,因為俄羅斯從來就不屬于西方文明圈層,未來也永遠無法成為其一部分。
如今我們又走向另一個極端:徹底否定與西方的一切關聯,將美國和歐洲視為永恒敵人,宣稱"我們不是西方,我們的文化不屬于西方"。這種二元對立思維同樣是非理性的。兩種極端如同鐘擺的兩極,總是相伴而生——向某一方向擺動越極端,反向反彈就越劇烈。
所謂“對特朗普的幻想”,實質是政治幼稚病的體現。事實證明,特朗普不是親俄派,即便美國政策轉向,美國也不是俄羅斯的朋友,其根本國家利益仍與俄羅斯存在結構性矛盾。但這并不意味著兩國必然走向沖突,我們完全可以在現實主義框架下找到一個彼此接受的方式,或合作、或孤立,但沒有沖突——就像冷戰(zhàn)時期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那樣,彼此有著完全不同的價值觀,當時彼此“和平共存”。
特朗普簽發(fā)行政令,延長對俄羅斯制裁至2026年。
當前國際秩序已發(fā)生根本轉變。過去所謂“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或美國人鼓吹的“基于規(guī)則的體系”,本質上是要求對所有國家趨同化改造。這種霸權邏輯既不符合中國立場,也不被俄羅斯等國家接受。真正的和平共處應建立在清醒認知彼此差異的基礎上:既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又保持必要的務實合作——當合作機遇出現時積極把握,即便暫時無法達成共識,也應避免直接對抗。這才是大國應有的戰(zhàn)略智慧。
反俄情緒是歐洲維持運轉的工具
觀察者網:在過去的幾周里,我采訪了幾位歐洲專家,了解了他們對特朗普上臺后的歐洲政策改變的看法,以及歐洲如何在戰(zhàn)略自衛(wèi)和追隨美國之間的糾結。我也注意到,歐洲的自由派全球主義者仍然深陷于恐俄的情緒中,認為俄羅斯想要復興當年的俄羅斯帝國,或者夢想恢復蘇聯時期的國土。歐洲的主流敘事仍然是,援助烏克蘭就像哈利波特對抗伏地魔,或者夏爾對抗魔都。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zhàn)爭已經持續(xù)了3年,你們的下一步目標是什么?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首先聚焦歐洲局勢。歐盟當前深陷多重危機,其困境具有結構性特征。就核心矛盾而言,歐洲面臨經濟衰退、文化認同危機、移民社會撕裂等多重挑戰(zhàn),這些困境與其他國家并無本質差異。但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由特朗普、普京、莫迪、埃爾多安等新興領導人主導的國際格局變遷——這標志著“國家利益時代”的來臨。在這個新世界秩序中,各國(無論大?。┚瑟毩⒅贫ú嵤┓媳緡娴膰覒?zhàn)略。即便存在政策偏差(例如俄羅斯領導層對未來發(fā)展方向的認知局限,或中國、印度等國可能面臨的戰(zhàn)略誤判),但關鍵趨勢已不可逆轉:全球政治正在回歸以國家利益為核心的戰(zhàn)略博弈模式。
因為歐洲不是一個國家,歐盟作為聯盟也并非一個能夠決定其國家利益并實施這些利益的實體。它由27個差異巨大的成員國組成——以拉脫維亞與葡萄牙、愛爾蘭與其他國家為例,你很難找到多少共同點。
不僅如此,歐盟成立的宗旨在于超越國家利益,以便一勞永逸地消除那些因國家利益沖突而在歐洲反復出現的矛盾。而20世紀上半葉的這些沖突基本上徹底摧毀了歐洲在世界事務中的地位。
這個奇特的政治實體,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zhàn)后的特殊歷史時期。歐洲一體化本是由偉大人物設計的制度創(chuàng)新,其初衷是在美國庇護下避免歐洲陷入更糟糕的境地,這無疑曾經是一項重大成就。但該理念的核心主張是:國家利益應當消亡,因為它們終將被取代——通過國家間對話形成的共同利益、通過歐洲機構等機制形成的共同利益。
正如我之前所言,歐洲一體化模式在二十世紀堪稱巨大成功。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由于種種原因開始面臨更多挑戰(zhàn),但它依然能在全球化時代有效運轉,在全球化時代,人們普遍相信世界正朝著消弭民族國家差異、跨越國界、邁向完全共通的空間方向發(fā)展。在此認知下,歐盟幾乎成為典范,甚至是理想模板。
但如今時移世易,這套邏輯已難以為繼。我們重新回到了國家利益主導的世界格局,而其他國家(如俄羅斯、中國、美國等)都能適應這種轉變。歐洲卻陷入特殊困境:當全世界都在“回歸本位”時,它該如何自處?這正是核心矛盾所在。我認為厘清這一點至關重要。
針對您提的問題,反俄情緒目前已成為歐洲維持團結的粘合劑。假設烏克蘭戰(zhàn)爭能結束,美國與俄羅斯能找到某種共同立場,烏克蘭得以幸存并開始重建——屆時歐洲將需要新的凝聚力來源。當這一天到來時,各國人民將會質問當局:我們?yōu)榇烁冻隽硕嗌俳洕鷥r?數百萬社會福利支出如何保障?核能發(fā)展等重大議題如何推進?
國家利益主導的世界,歐盟體系面臨挑戰(zhàn)。圖為歐盟布魯塞爾總部,工人正在調整旗子。
正因如此,我認為當前的反俄政策實質上是歐洲維持運轉的工具——為其行動提供合法性依據,譬如持續(xù)軍援烏克蘭而非改善國內社會福利。
關于第二個問題,即俄羅斯試圖重建蘇聯或俄羅斯帝國的野心,這是無稽之談。即便存在某些俄羅斯帝國復辟主義者,他們亦清楚蘇聯復辟絕無可能。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烏克蘭暴露了其局限性,三年多的激烈沖突不僅未能實現所有既定目標,遑論進一步擴張。任何理性分析都表明:這種發(fā)展既不可能,亦無必要。
當然,我理解鄰國可能存在歷史性焦慮——它們不僅遭受過俄羅斯的帝國主義行為影響,還曾受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列強的壓迫,因此會從這個角度來解讀當前局勢。但理性考量應明確:俄羅斯既無意愿也無能力重蹈覆轍。此類臆測實屬多余。
關于俄羅斯的戰(zhàn)略目標,過去數年間國際社會反復追問的核心問題是:烏克蘭問題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么?我認為所有中國朋友及域外觀察者必須明確一個關鍵細節(jié)——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一個具有絕對獨特性的國家與地緣空間。其不可類比性體現在:既不能簡單套用波蘭、波羅的海國家或羅馬尼亞等國的經驗,也無法在其他國家找到相似案例。
這種獨特性源于多重因素的疊加:歷史軌跡、文化傳統(tǒng)、民族構成、宗教信仰等要素在此交匯。烏克蘭作為主權國家雖誕生于蘇聯解體之后,但其地域內核始終承載著俄羅斯文明的核心記憶——這里不僅是俄羅斯國家形態(tài)的發(fā)源地,更是俄羅斯民族的洗禮圣地(這一過程構成了俄羅斯歷史上最根本的文化事件)。此后數百年間,圍繞該區(qū)域的爭奪本質上是對俄羅斯身份認同的詮釋博弈,既涉及地緣政治考量,也關乎戰(zhàn)略安全布局。從軍事地理維度看,這片土地具有不可替代的戰(zhàn)略價值。
但最關鍵的問題并不在于此。真正重要的是——烏克蘭始終被俄羅斯國內眾多民眾以及烏克蘭境內許多人視為俄羅斯文明空間的組成部分,甚至被視作俄羅斯國家本身的一部分。這種特殊地位在所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具有不可復制性:無論是中亞國家、波羅的海國家還是摩爾多瓦,都不曾與俄羅斯的核心存在如此深刻的聯系。
正因如此,歐洲安全格局的演變與俄烏矛盾的爆發(fā)具有結構性關聯——這片土地蘊含著極具爆炸性的歷史潛能。需要明確的是,烏克蘭絕非普通案例。若僅以當代國際關系視角觀察(特別是自2022年以來的局勢),人們容易陷入簡單化認知:將俄羅斯視為“侵略大國”,烏克蘭則是“為獨立自由而戰(zhàn)的小國”,仿佛歷史重演的帝國回歸劇本。這種觀點本質上是錯誤的,現實要復雜得多。
回到核心問題:烏克蘭并非俄羅斯后續(xù)行動的模板。即便未來通過談判確定邊界與安全保障機制,俄羅斯完全能夠保持戰(zhàn)略穩(wěn)定。這場戰(zhàn)爭誠然是雙輸悲劇——無論對烏克蘭民眾還是俄羅斯社會都造成深重創(chuàng)傷。但我堅信,當和平最終實現時(我對此抱有希望),它將為人類提供重要教訓:通過承受戰(zhàn)爭代價,我們或可避免更大規(guī)模的沖突。為此,最終必須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穩(wěn)定和平協議。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以色列計劃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本以為特朗普肯定同意…”
2025-04-17 11:17 伊朗局勢 -
我駐加使館:堅決反對,絕不接受
2025-04-17 11:03 -
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聲明
2025-04-17 10:46 中國外交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對DeepSeek下黑手
2025-04-17 10:36 人工智能 -
中國消費者:影響不大,沒美國貨,買國貨
2025-04-17 10:2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旅游博主在境外被帶到“小黑屋”,被脅迫接受間諜任務
2025-04-17 10:26 國家安全 -
專門朝中國潑臟水的部門,魯比奧給關了
2025-04-17 10:19 美國一夢 -
“暴政!”哈佛前校長“對線”特朗普
2025-04-17 09:53 美國一夢 -
“245%這個數字是怎么來的,你們應該去問美方”
2025-04-17 09:31 中美關系 -
“被中國震驚15年了,美國還是沒搞定...”
2025-04-17 09:18 中美關系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終不還得運到中國”
2025-04-17 09:06 中美關系 -
他放話“讓中國得不到資源”,我使館駁斥
2025-04-17 08:20 中美關系 -
事關中國!特朗普親自阻止馬斯克,還飆臟話?
2025-04-17 08:03 美國政治 -
我使館:英政客言論,荒唐可笑
2025-04-17 07:41 不列顛 -
朝方譴責美國派遣戰(zhàn)略轟炸機至朝鮮半島
2025-04-17 07:23 朝鮮現狀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2025-04-16 23:42 不列顛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2025-04-16 23:1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現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2025-04-16 22:47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2025-04-16 22:3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2025-04-16 21:24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