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治·蒙比爾特:新自由主義才是西方問題的根源
關鍵字: 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凱恩斯主義
《通往奴役之路》出版于1944年,書中哈耶克認為政府規(guī)劃破碎了個人主義,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極權主義控制。和米塞斯的 《官僚主義》一樣,《通往奴役之路》也被廣泛閱讀。這引起了一些富人的注意,他們從中看到了免監(jiān)管、免稅收的機會。1947年,哈耶克成立了朝圣山學社,用以傳播新自由主義學說,而該組織的資金來源就是富人及其基金會。
有了富人的幫助,哈耶克開始創(chuàng)建丹尼爾·斯特德曼·瓊斯在《萬物主宰》中提到的“新自由主義國際關系”:一個由學者、商人、記者及活動家組成的跨大西洋網絡。該運動的富人支持者還資助了許多此類組織,用以完善及推進該思想。此類組織包括美國企業(yè)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傳統(tǒng)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 )、美國加圖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英國經濟事務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政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Policy Studies )以及亞當斯密研究院(the Adam Smith Institute)。他們同時還資助了一些學術職務及部門,以芝加哥大學及弗吉尼亞大學居多。
隨著演變,新自由主義變得更加尖銳。哈耶克認為政府應規(guī)范競爭,防止壟斷形成,這一觀點在諸如米爾頓·弗里德曼等美國信徒的叫囂聲中終讓路于另一個信念,即壟斷權利應被視為對效率的獎勵。
轉型期間,發(fā)生了另一件事:即新自由主義的運動失去了名字。1951年,弗里德曼高興地將自己描述為新自由主義者。但此后不久,該術語開始消失。但更奇怪的是,即使意識形態(tài)變得更清晰,運動也更連貫,但失去的名字未被其他常見名稱所替代。起初,資助資金很多,但新自由主義仍是邊緣學說。戰(zhàn)后,人們幾乎達成普遍共識: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經濟理論被廣泛應用;在美國及西歐,充分就業(yè)及救濟貧困成了大家共同的目標,最高稅率變高,政府臉不紅、心不跳地尋求社會出路,發(fā)展新公共服務,建立社會安全網。
新自由主義主張維護個人自由,調解社會矛盾,維護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制度,成為一種經濟自由主義的復蘇形式,自從1970年代以來在國際的經濟政策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上世紀70年代,凱恩斯主義政策開始土崩瓦解,經濟危機襲擊了大西洋兩岸,新自由主義的觀點開始變成主流。如弗里德曼所說:“時候到了,你就不得不改變……剛好有一個替代準備可供選擇?!痹谟浾?、政客、新自由主義人員的幫助下,新自由主義——尤其是貨幣政策——受到美國吉米·卡特政府及英國吉姆·卡拉漢政府的重用。
撒切爾夫人和里根總統(tǒng)上臺后,跟進了一系列后續(xù)措施:為富人大規(guī)模減稅、碾壓工會組織、放寬管制、私有化、公共服務外包及競爭。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及世界貿易組織,新自由主義經常在未經民主同意的情況下,將政策強加于世界。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執(zhí)行該政策的政黨一度屬于左派:如勞工黨和民主黨。正如斯特德曼·瓊斯指出的那樣:“如此充分實現(xiàn)的烏托邦,很難想到另一個?!?
一個宣揚選擇及自由的學說竟然用“沒有其他選擇”為標語,這看起來很奇怪。但哈耶克訪問皮諾切特將軍統(tǒng)治下的智利時說:“相比于缺乏自由的民主政府,我個人傾向于自由的獨裁統(tǒng)治?!敝抢堑谝慌耆珣眯伦杂芍髁x學說的國家之一。新自由主義所提供的自由,在用專業(yè)術語表達時,聽上去十分誘人,但其實它只為富人服務,而不是窮人。
工會和集體談判自由就是自由的壓制工資。監(jiān)管自由意味著污染河流、危害工人利益、收取不公正的利息及設計異國金融工具。稅收自由意味著自由分配扶貧基金。
娜歐蜜·克萊恩
正如娜歐蜜·克萊恩在《震撼主義》記載的那樣,新自由主義理論家提倡利用危機,趁人民分心的狀態(tài)下來強加不受歡迎的政策,:皮諾切特將軍政變后發(fā)生的伊拉克戰(zhàn)爭及卡特里娜颶風就是很好的例子,弗里德曼將兩次危機描述為“可徹底改變新奧爾良教育系統(tǒng)的機會?!?
如果新自由主義政策無法在國內實施,就會通過“國間爭端解決機制”等貿易條例轉移到國外:離岸法庭中,企業(yè)可要求消除社會及環(huán)境保護。議會投票表決限制煙草貿易、保護供水不受礦業(yè)公司污染、凍結能源賬單或者阻止制藥企業(yè)剝削國家時,企業(yè)就會上訴,而且經常勝訴。此時,民主就變成了一場戲。
新自由主義的另一個矛盾是,普遍競爭依賴的是普遍量化及比較。結果工人、求職者及公共服務都處于吹毛求疵、令人窒息的評估和監(jiān)測制度下,這種制度旨在獎勵贏家,懲罰輸家。米塞斯所推行的理念本意是使我們脫離中央計劃的官僚噩夢,但現(xiàn)在反而又新建了一個。
新自由主義本意不是自我服務,但很快就淪落至此。新自由主義時期(英國和美國1980年以后時期)的經濟增長明顯比之前慢很多;但富人情況卻是另一種圖景。財富及收入的不公平分配在經過60年的衰弱后,在新自由主義時期死灰復燃,國家打擊聯(lián)合工會、減稅、上漲租金、私有化及放寬監(jiān)管。
能源、水、交通、衛(wèi)生、教育、道路及監(jiān)獄等公共服務的私有化及市場化讓公司有權在相關地點建立收費站,向居民或政府收費,供其使用。非勞動收入另一個代名詞就是租金。你用高得不合理的價格購買火車票,但票價只有一部分用于補償運營商,以及燃油、工資、鐵道車輛及其他項目的支出。剩下來的錢都歸公司所有,這反應出你是如何受人擺布的。
經營英國私有化或半私有化服務的那些人,投資很少的錢,收取高費用,以此賺取巨大財富。在俄羅斯和印度,寡頭通過降價銷售的方式獲得國有資產。在墨西哥,卡洛斯·斯利姆獲得授權,控制幾乎所有的固定電話機移動電話的服務,很快就成為世界頂級富豪。
如安德魯·薩耶爾在《為什么我們供不起富人》中所說的那樣,金融化所帶來的影響與此很像?!袄⒑妥饨鹨粯樱彩欠莿趧邮杖搿?。窮人更窮,富人更富,富人對另一項重要資產——錢——的控制越來越緊。絕大多數(shù)利息的支付都是由窮人匯款給富人。很多人因房價、政府資金撤出而渾身是債(學生助學金變成學生貸款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同時銀行及高管在謀取暴利。
薩耶爾認為,過去四十年中,財富不僅從窮人轉移到富人,也從那些通過生產新產品和提供服務掙錢的人轉移到控制資產、收取租金、利息及資本收益的富人。勞動收入正被非勞動收入所代替。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嚴南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