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興揚:道教學院課程設置與道教未來發(fā)展
關鍵字: 中國道教道教學院課程設置重文輕理文化傳承器物三、道教學院課程之惑
我們知道,道教愛說歷史上道教有很多科學家,數(shù)學、書法、煉丹術、醫(yī)藥等等都對科學進步產生的貢獻,比如祖沖之、王羲之、葛洪、趙友欽(光學研究)、李思聰(高次方程解)等等,如數(shù)家珍,他們歷史上站在當時科學技術的巔峰之上;令人尷尬的是,目前各大道教學院普遍存在重文輕理甚至可以說重文無理的局面,一面談論道士的科學貢獻,一面卻摒棄科學進步。
給予屠呦呦青蒿素研究以巨大靈感的葛洪,其知識體系按照現(xiàn)在的學科背景看,絕非“純文科”能涵蓋的
屠呦呦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很多道士也愛談葛洪與諾貝爾獎,按照現(xiàn)在的說法,葛洪就是個理科生啊,還是偏重生物、化學方面的;但我們看到幾乎任何一家道教學院沒有開設高等數(shù)學、應用化學、量子物理這樣的學科,作為歷史上能夠引領潮流的道教徒,為什么到了現(xiàn)在不能與時俱進呢?
究其原因,或許是壓根沒有能力開設這些學科,或者現(xiàn)在絕大部分道士對這些學科看不懂、學不會,或者絕大部分道士學歷不夠,根本沒有了解前沿科學的能力,或者說開設這些課程根本沒有用處。
我們知道,文化是模糊的概念,文無第一,而科學卻是詳實的數(shù)據(jù),如同祖沖之計算圓周率,祖沖之是道士,他算圓周率,是數(shù)學家,我們不能一邊沉浸在祖沖之、孫思邈、葛洪都是道士,一邊自己抱殘守缺不進步。
當沒有真正傳承科學精神的時候,就只能在科儀、文化上來學習,只能緬懷先賢的偉大,只能迷信先賢,盲目之中,忘記了道教真正探索大道的勇氣和科學精神。
如果哪一天,中國的道教學院能培養(yǎng)出幾個諾貝爾科學獎的得主,我們才不愧于先賢。
四、未來發(fā)展之路
很多人對道教很感興趣,也很好奇道教的玄學和神秘文化,覺得越神秘越吸引人,越玄奇越著迷,但當?shù)澜痰膫鞒型耆孕W和神秘現(xiàn)象或者文化為主體的時候,便是道教名存實亡的時候。
目前大家對玄學的關注遠遠大于對教理教義的關注,弘道還有很長的路,我們弘揚道教和傳統(tǒng)文化,應該是鮮活的繼承,如果說道教學院仍然一味的重文輕理,不科學目光看待宗教信仰,不思考道教的未來,我覺得道教文化復活的只能是文化僵尸。
去年,中南大學牽手馬來西亞道教學院舉辦“道學”和“科學”研討會
沉浸在先賢的光輝中,只能迷失自我,傳承文化沒有錯,關鍵還是要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我們傳播的理念應該是與時俱進、貼近時代的,而不是一味的重復祖師爺?shù)穆?;祖師爺更希望的是我們活的比他們更精彩,而不需要精神上的奴隸。道教,道為先,方可教。
中國各大道教學院或許跟大家眼中的修仙不一樣,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不可否認,道教思想的傳承正是依賴學識的薪火相傳、依賴對世界的探索和認知。
我相信未來中國道教的教育會更系統(tǒng)化、科學化,道教傳承會更嚴謹,也期待中國的道教學院能夠培養(yǎng)出類似祖沖之、孫思邈、葛洪、趙友欽這樣的屬于我們時代的科學家,我們?yōu)橄荣t而驕傲,也應因自我而驕傲。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