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伯庸:歷史題材“當下性”不是強行借古諷今
近日,在2025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jié)“文學之光、影視閃耀——最具轉(zhuǎn)化價值文學IP推介會”上,著名導演謝飛、作家馬伯庸、《北上》作者徐則臣等發(fā)言,從站在文學肩膀上攀登、歷史文學的“當下性”思考、文學和影視化的實證主義角度,探討文學與影視作品的百年共生。[全文]
-
下個文學改編爆款在哪?作協(xié)推薦了…
近日,在2025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jié)“文學之光、影視閃耀——最具轉(zhuǎn)化價值文學IP推介會”上,中國作協(xié)“最具轉(zhuǎn)化價值文學IP推薦榜”正式揭曉。[全文]
-
獲金爵獎評委會大獎的日本片,講什么的?
“水是我們離不開的東西,但是水也可能帶來很多災害。電影在長崎拍攝,長崎由于曾被投過原子彈,原子彈投下后天空會下雨,這個雨包含著核輻射的元素,可以被稱為‘死亡之雨’。電影中的雨包含兩種意思,一種是可以讓人邁向新生的雨,也有可能是帶來死亡的雨?!?a href="/culture/2025_06_24_780613.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00后評委張子楓:猜年輕人喜歡什么電影,蠻有趣的…
2001年出生、未滿24周歲的張子楓是本屆上影節(jié)最年輕評委,也是亞新單元評委中唯一的00后。被問及感受如何時,張子楓坦言,起初因“肩負一份責任”而備感緊張,但隨著觀影過程的深入,她希望盡自己所能,在參與的過程中給到一些屬于她所在年齡層,以及作為青年女演員的視角。[全文]
-
“作為印度電影人,我非常欽佩中國同行的自信和雄心”
我非常佩服中國導演的一點是,盡管他們電影的題材、風格大相徑庭,但他們總會以一種非常自信的方式去拍這些片子。我現(xiàn)在尤其想看的兩部中國電影:《好東西》和《哪吒》。[全文]
-
蘇聯(lián)解體后,35年時光在這里按下暫停鍵
除了在情感故事的主線之中微妙地平衡涉及人本的簡單元素,阿布德卡雷科夫也把不同時代歷史變遷與社會發(fā)展對農(nóng)村的影響忠實地加以展現(xiàn)。[全文]
-
詠梅:中國女性的故事能讓世界更多人看到,我很高興
作為中國熒幕上“傳統(tǒng)女性”角色最具代表性的一張臉,當被問及中國女性電影是否陷入“苦難敘事”的扁平化敘事時,詠梅坦言自己閱片量有限,但她認為當下正涌現(xiàn)出諸多聚焦女性獨立視角的作品。[全文]
-
時隔14年,金爵獎再次頒給了中國女演員
在電影《長夜將盡》中她突破以往形象,飾演了一名專門照顧失能老人卻一次次講他們殺害的“殺人保姆”?!拔移幢M120%的努力,自然會讓觀眾看到100%” [全文]
-
“我常跟中國電影人說,別老想著去歐洲電影節(jié)找市場”
6月18日下午,第2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在浦東新區(qū)舉行。馬可·穆勒提議,全球南方應該團結(jié)起來,為電影創(chuàng)造專屬市場,代表全球南方進行更多電影創(chuàng)新的表達。[全文]
-
“在康乃馨革命的50年后,我們和中國有一個相似點”
我們的國家正在經(jīng)歷一個前所未有的時刻,整個社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的內(nèi)心確實存在這樣的焦慮與困惑:思想開放的新生代,與保守舊時代人群,是否能夠和諧共處?我希望通過這部影片去探究,是否能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全文]
-
“這部影片是曹導送我的生日禮物,不演不合適”
-
AI只留給電影人一年?“和美國同行聊完,難以接受…”
【文/新潮觀魚 阮佳琪】“幾年前,我在金雞電影節(jié)上曾說‘想象力可以跑贏所有算法’,現(xiàn)在我是有疑慮的,我不知[全文]
-
她不是詹周氏,她是周惠珍
一派認為,殺人償命、天經(jīng)地義,更何況詹周氏這還是“謀殺親夫”,對此等毒婦懲罰就該仿照古時的極刑,游街示眾再絞死不說,還得浸豬籠,騎木驢。另一派則認為,詹周氏殺夫情有可原,她原是個老實本分的女人,是被丈夫的惡劣行徑逼迫才舉起了殺人的菜刀。[全文]
-
“任何自詡為客觀的電影,就像在進行殖民操作”
社交媒體帝國掌控了我們的民主制度,并從內(nèi)部侵蝕了它。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在巴西社會的兩極分化之后,而這一切都始于社交媒體、臉書之類平臺,還有美國盛行的極右翼運動的影響。該運動最開始在美國勢頭強勁,隨后迅速蔓延至巴西。[全文]
-
“拉美文化基因與好萊塢不同,我們的敘事不是非黑即白”
創(chuàng)作這個電影腳本時,我不希望像好萊塢一樣——商業(yè)片中善惡區(qū)分非常明顯,而是希望盡量保持原創(chuàng)風格,保持拉美的基因。我不去跟你講善與惡,我會在沖突中讓你去體會人物掙扎的情感。[全文]
-
她終于還是去不了巴黎
哪怕我們知道,在1919年,巴黎那兒還蹲著一堆堆懷才不遇的落魄藝術(shù)家,但對于女主這個巴西底層的排字女工來說,巴黎是天堂,是彼岸,是自我實現(xiàn)的代名詞。女主其實很像蕭紅,但她是一個遇到了蕭軍,但沒能成功走出東北的蕭紅。[全文]
-
一場賽博外衣下的“中式父子虐戀”
所謂“虐戀”,就是“父親虐我千百遍,我待父親如初戀”,就是既恨父親但又不肯離開父親,父親對自己越冷漠自己越是要在生活的蛛絲馬跡里找到“爸爸愛我”的證據(jù)。[全文]
-
中國電影“已虧損十年”?業(yè)界巨頭都在聊“如何省錢”
“節(jié)衣縮食”是當務(wù)之急,但從長遠看,“改變運行機制”則是治本之策。[全文]
-
改編劉慈欣小說進展如何?《海上鋼琴師》導演這樣說
不僅是導演、編劇要有這種信念,我呼吁所有制片人、投資人、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平臺,都要堅信世界上必須要有電影,沒有電影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被眼前的工業(yè)發(fā)展困境、經(jīng)濟發(fā)展困境等情況所困擾,電影產(chǎn)業(yè)一定充滿機遇。[全文]
-
“亞洲第一紅毯”星光熠熠
恰逢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中國電影發(fā)祥地上海,在黃浦江畔群星璀璨,張開雙臂,迎接全球影人會聚。[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