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暉:科技變革時代人文學科面臨的挑戰(zhàn)
關鍵字: 汪暉:科技變革時代人文學科面臨的挑戰(zhàn)汪暉人文清華演講汪暉 清華大學人文學科學科分布中國人文學科誕生過程這是我要講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現(xiàn)代大學跟傳統(tǒng)知識、跟傳統(tǒng)之間的關系怎么解釋?人文學科的形成、人文學科作為一個關于世俗的人的知識,在現(xiàn)代中國的含義是什么?我講的是這個。
第二個問題,我要把現(xiàn)代人文學科形成的兩個前提放在一起來討論。
第一個前提是,現(xiàn)代的人文學科是在與科學領域的支配地位的博弈中誕生的,既深受現(xiàn)代科學方法的影響,又力圖證明自身不同于科學及其方法的自主位置,要強調(diào)自己的自主性。第二個,現(xiàn)代人文學科是在東西碰撞和現(xiàn)代民族國家形成中產(chǎn)生的,它的學術分科深受歐美大學學科分布的影響,也與現(xiàn)代國家或者民族國家的自我敘述密切相關。
開始我們說過,現(xiàn)代大學的誕生,對于富國強兵、科學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它的學科的形成,事實上跟科學觀念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我們都知道“科學”這個詞的形成,一直到大概20世紀20年代前還是不穩(wěn)定的,有時用“科學”,有時用“格致”,還有時用“格物”,等等。
“科學”這個詞最早的翻譯,由西方語言的“science”變成中文的“科學”,最早是1874年。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有一位思想家叫西周,當時日本有個雜志《明六》雜志,是日本近代知識啟蒙的刊物,西周在這上面翻譯了英國一個百科全書的內(nèi)容,其中他大量使用漢字和詞語,來翻譯西方的文字、概念,其中就把science翻譯成了“科學”。
科學是什么意思?是分科的專門之學。而西周知識上所受的最大影響,是歐洲的一個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他的五科分類,把整個知識分成五大類,天文學、格物學、化學、生物學、社會學??椎碌姆椒ň褪菍嵶C的方法、歸納的方法。也就是說,這是自然科學的方法,但可以貫穿到所有的知識領域里面去:倫理的、道德的、審美的、情感的領域,和我們觀察其他自然事物一樣,都可以采用科學的方法。
所以,科學這個概念在當時是一個總體的概念,里面并不區(qū)分出嚴格的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的分界。在同一個時期,如康有為編的《日本書目志》,或像嚴復等人建立的知識譜系,大致都如此。他們認為科學的方法可以囊括所有知識領域,無論是關于自然的、社會的,還是人本身的,都可以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解決,所以沒有嚴格的分野。
但是一個新知識的時代在取代了舊世界觀的時候,沒有自己的靈魂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日本明治時期,西周所建立的整個知識譜系,是要把所謂的統(tǒng)一觀、或者哲學作為科學的科學提出來。也就是說,一個按照實證程度排序的金字塔式知識分類和結構中,最高一層是形而上學,是統(tǒng)一觀,是哲學,它來指導整個知識系統(tǒng)。所以,人文這個跟形而上學、哲學有關的領域,是凌駕于整個知識之上的。
晚清時,近代中國的翻譯大家嚴復,一個帶有啟蒙色彩的思想家,也建立了類似的知識譜系,他用中國傳統(tǒng)的天、地、人三層結構來構筑知識的譜系。位于這個譜系最高地位的,有點像西周說的形而上學或者統(tǒng)一觀,是他所說的玄學,或者是“煉心制事”之學;以后他又把玄學替換為群學,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社會學,但是這個社會學不是作為一個學科的社會學,是作為安排整個人類世界知識譜系之獨特靈魂的社會學。所以最高層或者是玄學,或者是群學,中間層是農(nóng)學、兵學、航海、機械、醫(yī)藥、礦物,底層是算法、化學、電學、植物,是這樣一套知識的譜系。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對傳統(tǒng)世界觀、包括對傳統(tǒng)學制的沖擊,首先來自于關于自然的知識。依靠實證的知識建立了自己的科學的世界觀,來替換傳統(tǒng)的世界觀。所以,科學在這時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的知識,而且是一種信仰、一種價值。所以,魯迅先生在1907—1908年的時候,曾經(jīng)說這是科學的宗教。科學取代了舊的神學,已經(jīng)像宗教一樣變成了我們價值和方法的來源。
- 原標題:人文清華丨汪暉:科技變革時代人文學科面臨的挑戰(zhàn)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diào),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