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陽:新時代的“通三統(tǒng)”——三種傳統(tǒng)的融會與中華文明的復興
最后更新: 2023-09-10 16:15:07有許多事情我們中國人自己習以為常,而不覺得有任何獨特,但在其它國家的人看來則常常覺得非常奇怪而難以理解。我在這里因此想特別提出一個觀點,即中國傳統(tǒng)文明本身就是中國經(jīng)濟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的例證之一就是改革開發(fā)以來中國海外華人大量回國投資的現(xiàn)象。我們現(xiàn)在都知道,中國大陸有很多海外華人資本的投資,例如港商,臺商、新加坡商人,還有全世界各種各樣的華人資本。我們對這些早已都習以為常,不覺得有任何特別之處。但世界上很多國家對這種現(xiàn)象覺得又奇怪又妒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印度人。
我在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有一個好處,就是從許多同事那里學到了許多以前不了解的東西。我們中心一個法國同事是專門研究印度的,她告訴我說印度人非常奇怪,印度人看到中國總是酸溜溜的,不是一點點酸溜溜,而是很酸溜溜,因為印度人心里覺得印度應該比中國好,他們最酸溜溜的就是為什么西方的焦點都放在中國上。但也是因為這種心理,印度人總是在和中國比,對于中國和印度的差異也就特別敏感。我曾參加過一些關于“中國-印度”的研討會議,發(fā)現(xiàn)印度學者最感興趣的問題之一就是,為什么中國有這么多的海外華人資本,而印度同樣有那么多的海外印度人,但卻并沒有在印度經(jīng)濟改革中成為重要因素。
印度和中國都是海外同胞最多的國家,現(xiàn)在中國官方數(shù)字海外中國人是3300萬,印度2005年宣布有海外印度人2500萬,其中在美國的就有150萬,而且美國的150萬印度人在美國都是屬于中上階級。尤其是九十年代IT技術產(chǎn)業(yè),美國的硅谷有一個說法認為其中 40%最好的工程人員都是印度人。但印度人自己非常奇怪,為什么海外印度人并沒有成為印度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力量,為什么印度與中國這么不同?
印度人自己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從1999年以來,這個如何吸引海外印度人回來投資的問題尤其被印度政府提到了印度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印度政府首先在1999年設立了海外印度人身份證,在全世界所有地方的四代以內(nèi)的印度人,包括你的配偶不是印度人的,都可以申請這個“海外印度人卡“,有了這個卡可以隨便往返,不需要簽證,二十年內(nèi)有效,包括可以在印度投資、購房等等,都是朝這個吸引投資方向發(fā)展。2000年印度政府又專門成立了”海外印度人委員會“,專門研究如何吸引海外印度人回來投資的問題。這個委員會提出而印度政府立即立法批準的一個措施,就是建立一個“海外印度人日”,定在每年1月9號。這個日子是特別有象征性的,因為1月9號是當年甘地從南非回印度號召發(fā)起反殖動的日子,甘地本人就是海外印度人,他是在南非開始當律師的。確定1月9號為“海外印度人日”,也就是希望所有的海外印度人都像甘地一樣,為印度的發(fā)展出力。印度政府在2003年正式發(fā)起第一屆“海外印度人日”,全世界來了兩千多人,規(guī)格非常之高,都是印度總統(tǒng)、總理親自出席講話。而且在第一次2003年會議上印度政府正式宣布,印度開始承認雙重國籍,首先對六個國家開放。印度和中國一樣是在1955年宣布不承認雙重國籍的,但到2003年卻宣布放棄這一政策,而承認六個國家的雙重國籍: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但這個政策宣布以后,引起很多印度人的不滿,認為僅僅對這六個國家承認,明顯地是偏向富人,都是對著富人國家開放,因此有很多的批評。之后印度政府又做了一個改革,2005年,就是今年海外印度人日印度政府宣布,只要對方國家承認雙重國籍,印度就承認雙重國籍,印度把現(xiàn)有海外印度人問題放在這么高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上,基本上都是因為看到在中國的經(jīng)濟改革中海外華人資本的投資是一重要因素,他們很納悶為什么中國有,印度沒有,因此作出種種努力希望中國有的,印度也有。
以印度作為對比,我們實際就可以看到,所謂海外華人投資的問題,并不是那么想當然的事。并不是任何國家的海外同胞都那么感興趣回母國投資或發(fā)展的。大多數(shù)國家的人移民以后就和母國沒有什么關系了,也沒有那么多的感情牽連。我們知道現(xiàn)在中國還有很多“海龜”,而且“海龜”太多了,都變成海帶了,我們對此習以為常,不覺得有什么特別的,但在印度人看來,卻覺得非常奇怪,不是很容易明白的。猶太人號稱是最有凝聚力和認同最強的民族,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猶太富商,但猶太人的國家以色列的經(jīng)濟是完全靠美國政府的,并不是靠世界上的猶太富人投資。
我們現(xiàn)在有必要強調(diào),海外華人資本對于中國經(jīng)濟改革的成功是起了極大作用的。如果沒有海外華人資本,至少最早的“經(jīng)濟特區(qū)”可能就不會那么成功。我們知道鄧小平在79年三中全會后宣布,中國將首先建立四個經(jīng)濟特區(qū),第一批四個特區(qū)就是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鄧小平自己后來講得非常清楚,這四個特區(qū)的地方選擇,都是著眼于海外華人的。
深圳當時是不毛之地,但是和香港是陸地上相連的;珠海則是因為與澳門相連;汕頭則是潮州人的老窩,而海外很多華人大資產(chǎn)包括李嘉誠先生都是潮州人;廈門則是閩南人的中心,因此利于建立與臺商的關系。我們可以想象,這四個特區(qū)如果沒有海外華人資本的話,那么這些特區(qū)恐怕不會那么成功的。中國從整個八十年代一直到1992年,外商直接投資的70%都是華資。1992年中國修改外商投資法后,美國和其他國家投資開始多起來,但是從92到95年,華人資本仍然占外商直接投資的50%。八十年代是中國經(jīng)濟改革的啟動時代,海外華人投資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我們自己對這種現(xiàn)象早已習以為常,但是從印度和其它很多國家如俄羅斯的角度來說,就非常奇怪,為什么有那么多海外華人資本如此熱衷于回中國投資,為什么海外印度人或海外俄羅斯人就沒有那么大的熱情?而且我們知道香港、臺灣很多人都是49年以后逃出去的,很多人是仇恨共產(chǎn)黨的,很多人是很怕共產(chǎn)黨的,但一有機會他們?nèi)匀幌牖貋怼?
- 原標題:新時代的“通三統(tǒng)”——三種傳統(tǒng)的融會與中華文明的復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子怡 
-
歐美藝人回歸中國演出市場!西城男孩上海震撼開唱
2023-09-10 11:47 -
守正創(chuàng)新,東方衛(wèi)視持續(xù)探索融合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
2023-09-09 18:17 -
博物館非館方講解亂象調(diào)查:講解員講了一路野史
2023-08-02 07:31 -
白玉蘭獎最佳男女主角公布
2023-06-23 22:20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不學習,關著門去講東方故事,挺要命的”
2023-06-23 17:27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被問“配音表演”現(xiàn)象,段奕宏的回答亮了
2023-06-22 14:36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奈飛拍不出《三體》內(nèi)核,但肯砸錢講中國故事挺好”
2023-06-20 19:06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剛剛,奈飛版《三體》發(fā)布首個預告
2023-06-18 16:58 -
“香港人工很貴,超支超期就完蛋了,但是在內(nèi)地…”
2023-06-17 17:46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舒淇是第一人選,不希望拍部女性電影去煽動性別對立”
2023-06-15 21:55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中國文博界泰斗孫機辭世,享年94歲
2023-06-15 12:35 考古 -
“我原以為電影都是好萊塢式的,后來發(fā)現(xiàn)…”
2023-06-14 16:14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為何沒人看中文的?我們不應只追求內(nèi)地幾十億票房”
2023-06-11 14:06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科幻電影周官方宣傳片發(fā)布
2023-06-10 13:47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變革時代如何迎來幸福曙光?曹慰德:中國在走一條幸福的路
2023-06-07 14:06 -
數(shù)字賦能,全民共享!靜安數(shù)字素養(yǎng)科普進校園!
2023-06-03 15:56 上海觀察 -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發(fā)布國際短片展映片單
2023-06-02 23:01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引發(fā)海外行業(yè)媒體關注
2023-05-26 15:15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公布,《三體》《這就是中國》等在列
2023-05-26 10:45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公布四個片單部分影片
2023-05-24 20:43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jié)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4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diào),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