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希智:為什么印度發(fā)展制造業(yè)這么難?
最后更新: 2021-02-20 08:22:17【文/莫希智】
自打莫迪上臺之后,印度一直就鉚足了勁兒想要發(fā)展制造業(yè),以工業(yè)強國。如今發(fā)展制造業(yè)差不多是印度的基本國策,印度政府的大部分動作都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關于這一點,我在以往的公眾號文章里零零散散也寫過不少。
莫迪這個人其實要一分為二來看,很多人覺得他搞政治投機,在政策上自負冒進,在戰(zhàn)略上透支國力——這些都沒有說錯。但我倒是覺得,正是因為莫迪把印度發(fā)展制造業(yè)所要解決的問題看得很清楚,他才不得不選擇這樣一些高風險的投機策略。
在發(fā)展制造業(yè)這件事情上,印度的壓力非常大,可說是迫在眉睫——印度社會的許多問題,早已積重難返,靠著溫和的手段收效有限,只有大力發(fā)展制造業(yè),才能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來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到工業(yè)的轉(zhuǎn)型,印度才有可能在現(xiàn)代化改革中翻盤;可制造業(yè)這個事情需要時間積累,絕非一朝一夕能成,“彎道超車”僅限于某些領域,起步得越晚,成功的機會就越小。
中國發(fā)展制造業(yè)的時候,中低端輕工業(yè)、重工業(yè)領域都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新興市場本身是跟我們中國的這些產(chǎn)業(yè)一起成長起來的;但印度面臨的問題要比中國當年嚴峻得多,如今市場已趨飽和,產(chǎn)業(yè)已趨成熟,它不得不以自己初級的體系面對非常高級的對手,而印度又心高氣傲得很,不太愿意撿剩飯吃。
因此中國發(fā)展制造業(yè)的經(jīng)驗對印度而言有用的少、沒用的多,印度的社會土壤和國際形勢跟咱們當時都完全不同,莫迪想抄作業(yè)卻發(fā)現(xiàn)大家做的不是同一份作業(yè)。
中國的地是老早就犁過一遍的,社會主義的草也好,資本主義的苗也好,都是在一塊松軟的新土地上重新長起來的;而印度這塊地,打一開始就從來沒犁過,地里還有不少大石頭,各種雜樹雜草野蠻生長,有些地方早已板結成塊,種子播不下去,肥也施不進。
莫迪想要種上制造業(yè)的莊稼肯定得把原來的地犁一遍啊,但印度這塊地要想犁一遍可有講究了,因為地里的蟲子、雜草們都有反對的權利,攔在那兒不讓你犁。犁地的時候得把每條蟲子、每根雜草都照顧好,你說這可咋整?
莫迪也意識到這一點,于是就動了個腦筋,聲東擊西在田埂邊上放了把小火,然后嚇唬那些蟲子和雜草們:火要燒過來啦!咱們得趕緊挖防火溝!于是總算是借著挖防火溝的名義,犁了一圈地。但想要犁更多的地就沒轍了,蟲子和雜草們把自己的地盤看得可嚴實了,你要是不依著他們,他們又是抗議又是暴動。因此直到現(xiàn)在,莫迪還在“犁地”的問題上糾結著。
別看印度總理這個工作貌似位高權重,其實挺悲催的。要是呆在這個高位上只是想撈點錢,做一條沒有理想的咸魚倒是會容易得多;可莫迪偏偏是個民族主義者外加理想主義者,想要建立一個有著印度斯坦民族自我認同的第一流大國,這就意味著有一大堆的棘手歷史遺留問題需要解決。
我下面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印度如果要像中國一樣發(fā)展制造業(yè),為什么會那么難。從大的方面來講,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土地、政策、人。這篇文章里,土地和政策我作為一個背景來講,主要是為了跟大家講講關于“人”的問題,因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決定性因素,而且之前似乎也沒人講過。
一、土地
在我年輕的時候,覺得“土改”、“土地公有制”都是很邪惡的東西,是對私有財產(chǎn)權的侵害,非常羨慕那些土地傳承了幾百年且私有制的國家,后來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么一回事兒。
玩過模擬經(jīng)營類游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些游戲開局都是給你一塊空地讓你搞建設,然后你才能大展身手規(guī)劃江山。假如游戲一開局,里面的地就全都占滿了,而且大多數(shù)地方灰色鎖死,不讓你拆也不讓你建,這個游戲你還怎么玩?
非改土地的歸屬權,不能激發(fā)農(nóng)民支持革命的戰(zhàn)力;
非改土地的歸屬權,不能聚攏發(fā)展大工業(yè)的勞力;
非改土地的歸屬權,不能打破黨內(nèi)的鄉(xiāng)土集團;
非改土地的歸屬權,遲早有一天,我們要敗亡在這個上邊!
——辛亥革命元老張靜江,1929年
所以除非地廣人稀,否則不先搞土改,不把土地解鎖你就沒法兒搞規(guī)劃。印度獨立后也搞過,但搞了個半吊子,最后無疾而終。
有一個說法認為印度土改的希望是被1962年中印戰(zhàn)爭搞破滅的,土改這件事需要政治強人的威望,尼赫魯原本指望著那一仗打勝,自己的威望如日中天,便能夠順利推進土改。后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戰(zhàn)敗的尼赫魯聲望一落千丈,給活活憋屈死了,土改自然不了了之。同樣繼承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土改之所以能搞成,正是因為以戰(zhàn)成名的凱末爾的威望足夠高。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想要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改革,土改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不過土改的過程也必然是血腥的。世界上最血腥的土改不是很多人以為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是美洲的殖民者,不然你以為那些在那兒生活了好幾千年的印第安地主們都去哪兒了?咱們只是斗個地主,人家直接搞種族滅絕。
和平年代搞土改基本沒可能,因為和平土改只能靠贖買,我看過一個數(shù)據(jù),2017年上海所有房屋的總市值為8.16萬億美元,這還不算地價,當年中國的GDP則是12.25萬億美元。在土地私有制的國家里,富可敵國還真不是說說的,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有能力通過贖買來實現(xiàn)和平土改。
印度由于已經(jīng)錯過了土改的機會,現(xiàn)在只好將就著搞國家建設,就好像玩一盤模擬經(jīng)營游戲,大部分區(qū)域都被鎖死了……所以我一直覺得吧,犯不著太憎恨莫迪政府,他們其實很苦的。
- 原標題:莫希智:為什么印度發(fā)展制造業(yè)那么難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古特雷斯:2021年這四個任務讓我們重回正軌
2021-02-20 07:21 -
默克爾:七國集團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2021-02-20 06:51 -
G7領導人發(fā)聲明 承諾合力應對新冠疫情
2021-02-20 06:4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烏克蘭宣布對反對派領導人等實施制裁
2021-02-20 06:39 -
美國新增確診72095例、死亡2483例
2021-02-20 06:3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正式再度成為《巴黎協(xié)定》締約方
2021-02-19 22:43 美國政治 -
“絕大多數(shù)美國人完成接種前,美國不會對外捐贈疫苗”
2021-02-19 22:0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三大州州長“集體淪陷”
2021-02-19 22:00 美國一夢 -
俄外交部:如果歐盟選擇斷交,俄方已做好準備
2021-02-19 19:34 俄羅斯之聲 -
輝瑞要找4000名孕婦做疫苗試驗
2021-02-19 18: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澳華商再贏誹謗官司,澳媒扭頭繼續(xù)誹謗
2021-02-19 18:40 海外華人 -
首次回應2024年是否參選,特朗普“賣關子”
2021-02-19 17:42 特朗普 -
芬蘭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變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或無法檢出
2021-02-19 17:2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駐華外交官員被曝要做肛拭子,美國務院竟談起“尊嚴”
2021-02-19 16:45 美國一夢 -
外交部回應中印邊境報道:公布事實真相,還原是非曲直
2021-02-19 16:24 龍象之間 -
“這個世界寧愿沒有虛擬貨幣”說完他又改口了
2021-02-19 16:23 瘋狂比特幣 -
臉書“拉黑”澳媒, 莫里森:想做生意就要守規(guī)矩
2021-02-19 15:53 網(wǎng)絡戰(zhàn)線 -
華爾街“拔網(wǎng)線”后半場:道歉,狡辯,打廣告和鳴冤
2021-02-19 14:58 股市 -
馬克龍:歐美拿5%庫存捐疫苗給非洲,美國:不捐
2021-02-19 14:2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大批美國駐外人員請求就地打疫苗
2021-02-19 14:09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5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0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3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7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4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