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理事,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
-
茶與咖啡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西方覺得袋泡茶比較高級,認為把茶葉一放、沏上開水的喝茶方式不行,覺得那是農(nóng)業(yè)文化。開始我們也認同這種看法,可中國人喝袋泡茶后,喝著喝著就覺得實在沒味兒,因為它遠遠達不到中國人對品茶的要求。[全文]
-
歐亞板塊崛起與“新三國演義”
俄羅斯的談判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你談你的砝碼、我談我的籌碼,大家拉扯一下看能不能有共識。它是把條件提得很清楚,只有答應或不答應兩種可能;不答應就接著打,打到答應;答應了就停。[全文]
-
打造“聯(lián)合國2.0”,主要機構應該在北京或者上海
遺憾的是,聯(lián)合國未能發(fā)揮其應有的平臺作用,它顯得十分弱勢,畢竟聯(lián)合國的成立初衷,正是為了構建多邊秩序。我認為,呼吁打造“聯(lián)合國2.0”(也就是強化聯(lián)合國體系)非常重要。其中有一點建議是應在中國設立一個主要的聯(lián)合國分部。[全文]
-
義烏模式打貿(mào)易戰(zhàn),跟印巴空戰(zhàn)一樣靠系統(tǒng)集成
義烏有句老話,叫“擁有一個商位,溝通整個世界”。中國影響世界,世界也影響中國,這是現(xiàn)在的特點。[全文]
-
中國能源自給率約85%!
在能源利用上應當因地制宜,也就是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新能源則新能源。[全文]
-
歐盟犯的兩大戰(zhàn)略錯誤,中國早就警告過他們
從中國的角度看,如今的歐洲已經(jīng)喪失了自主性——更不用提獨立性了,歐洲簡直成了美國的附庸,他們處處維護美國利益,而不是歐洲自身的真正利益。這在歐洲以外的人看來再明顯不過,簡直已經(jīng)成為常識,你們(歐洲)既不獨立,又在損害自身利益。[全文]
-
一場持續(xù)12天的沖突,暴露了美以伊多少問題
“世界破破爛爛,中國縫縫補補。”[全文]
-
美國做錯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以來,從各個角度反思美國做錯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的西方人士越來越多,而他們最后的結論似乎都是一樣的,即美國的問題基本無解。[全文]
-
現(xiàn)在世界進入一個新的尋求中國知識的大時代
很多專業(yè)學者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但他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也不信馬克思主義,所以講得很枯燥。我們平時談馬克思主義時,完全可以是非常活潑的、生機勃勃的馬克思主義,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馬克思主義,甚至不用馬克思的話講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講中國話,這就應該成為主流。[全文]
-
歐洲重新思考中國
歐洲在中世紀末期面臨著困境,待著不動就是等死,如果到大西洋、太平洋去航行,死亡率50%就是找死;最后歐洲人去“找死”,但迎來了一次文明大爆發(fā)?,F(xiàn)在西方企業(yè)也是一樣,如果關著小門就必死無疑;如果打開大門,來到中國,跟中國合作,還有50%的幾率能成功。[全文]
-
中美俄三角格局,向何處去?
俄羅斯的專家們研究了世界不同的發(fā)展模式,認為中國模式比其他模式都要好,比蘇聯(lián)模式和美國模式好很多。這是俄羅斯知識精英和政治精英的一個比較普遍的共識。[全文]
-
印巴空戰(zhàn)改變了什么?
中印關系需要通過一定的磨合和各種各樣的挫折才能走向成熟。但就目前而言,印度尚未走到這一步。它的媒體和軍隊制約著整個印度和中國關系的改善。與印度關系能改善到什么程度,不是我們一廂情愿能做到的。[全文]
-
“讓美國養(yǎng)成一種新的習慣”!
“菲律賓同意美國布置的導彈,無非是中程導彈和巡航導彈。它們看似形成了一種威脅,但實際上沒什么用處。我想,我們一艘055型驅(qū)逐艦就可以全部應對,更不用說我們還有許多其他手段?!?a href="/ZhangWeiWei/2025_06_08_778580.shtml">[全文]
-
東盟在處理中美關系時,有一點是歐盟一直做不到的
東南亞國家之所以能團結在一起,并非出于熱愛,而是源于恐懼。如果我們分裂,就會重蹈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覆轍,那時東南亞因冷戰(zhàn)而陷入分裂。一旦分裂,外部干涉必將加??;相反,如果團結一致,保持中立且不具威脅性,那就沒問題,每個人也會樂見其成。[全文]
-
支撐美國霸權的四根支柱,被中國降維打擊了
一個習慣于稱王稱霸的超級大國,今天變得如此狼狽不堪。背后是美國軟硬實力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急速地下滑。[全文]
-
我跟塞爾維亞朋友說,中國智慧是“和大家都交朋友,但要心中有數(shù)”
我自己2006年實地走訪過解體后的前南斯拉夫所有共和國,感觸萬千。我當時寫了這么一段話:“一個國家的命運就是這樣,關鍵的幾步不能走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情況太多了?!蹦纤估蚓褪且粋€典型的例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