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這張照片,把西方政治看得明明白白
揚之德國時政專欄作者
“幫派”老大的特點和手段是什么?歸納起來無非就是恩威并施,籠絡人心,拉幫結派,以強凌弱,損人利己,唯我獨尊。這些特質若放到美國身上,可以說幾乎無一不匹配。而綜合西方陣營中各方的表現(xiàn),以色列是當之無愧的“金牌打仔”,而且是功勛卓著的“雙花紅棍”。[全文]
-
“以貿(mào)促變”:西方對華政策為何成少敗多?
揚之德國時政專欄作者
西方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是掌握話語權和制定規(guī)則的一方,是“精神燈塔”,發(fā)展方向和現(xiàn)代化楷模。中國只應充當西方理念和價值觀的學生、中低端產(chǎn)業(yè)鏈上的“加工廠”、廉價勞動力和重要能源的供應方以及西方產(chǎn)品的傾銷市場。[全文]
-
默茨上任滿月,特朗普高興、德國人愁
揚之德國時政專欄作者
默茨的外交思路不難辯析,它既包含了“舊規(guī)”,也增添了“新意”。[全文]
-
前南斯拉夫地區(qū)的危機,德國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
格蘭·馬蒂奇前南聯(lián)盟信息部長
前南地區(qū)的危機,如果德國沒有把自己的利益摻雜進去,可能情況會很不一樣。這是德國自1930年代起形成的地緣戰(zhàn)略,至今仍在推動,他們稱之為“向東南方向的滲透”,而塞爾維亞是他們最大的攔路虎。[全文]
-
這次史無前例的“跑票”,可能成為默茨改革的隱形枷鎖
胡子南寧波大學中東歐經(jīng)貿(mào)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默茨的艱難當選過程暴露了德國執(zhí)政聯(lián)盟的脆弱性,這種“勉強縫合”的權力結構將深刻影響未來政策的推進。[全文]
-
受特朗普囂張氣焰打擊,德國人對中國的討論突然變調了……
岡特·舒赫戰(zhàn)略管理咨詢公司Debrouillage創(chuàng)始人
有趣的是,在德國的公開辯論中,“與中國的遺留問題”突然被描述為與商業(yè)有關,如自由市場準入,而前政府強調的“制度性”對立和所謂人權問題幾乎銷聲匿跡。[全文]
-
德國主權已經(jīng)被代表西方的“恨國”政客摧毀了
漢斯-約爾格·穆勒德國選擇黨成員,曾擔任選擇黨議會黨團執(zhí)行委員會主任
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的民意代表是如何行事的?他們是在捍衛(wèi)還是破壞德國的利益?我們的經(jīng)濟正在被徹底摧毀,也是那些“恨國”政客造成的?,F(xiàn)在,打算把德國士兵當成炮灰、送去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又是這些“恨國”政客。[全文]
-
“歐盟需要獨立宣言,中國是華盛頓共識的最后捍衛(wèi)者”
英格爾·索爾蒂德國羅薩?盧森堡基金會外交、和平與安全政策高級研究員
思想者茶座茶里乾坤 世間捭闔
美國仍需要歐洲來實現(xiàn)‘跨大西洋分工對抗中國’的戰(zhàn)略。盡管歐洲現(xiàn)在試圖軍事化,但歐洲資本仍然需要美國來維護其國際利益。絕不能低估的是,歐洲社會因俄烏沖突變得非常不理性,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趨勢。[全文]
-
出師未捷名先損,默茨的新聯(lián)合政府藏了哪些細節(jié)?
揚之德國時政專欄作者
政客中一般有兩類人:第一類人追求權力是為了實現(xiàn)某種政治目標,即通過掌權來推動理念的落實;第二類則是為了權力本身而追求職位。曾幾何時,在不少德國人眼里,默茨屬于第一類。如今“食言”似乎成了他的另一個政治標簽。[全文]
-
歷史正在松動,德國人對軍工企業(yè)的看法變了
揚之德國時政專欄作者
曾幾何時,非軍工企業(yè)的老板以及政府官員在公開場合連與萊茵金屬CEO帕珀格同框都躲之不及。[全文]
-
首飛失利,歐洲民營火箭這張入場券不好拿
高天偉航空航天自媒體《航空物語》撰稿人
面對美國SpaceX“泰坦尼克式運力、共享單車式成本”的傾銷,歐洲幾無還手之力,但近年國際形勢變幻,已深刻說明歐洲作為世界有影響力的一極,不可將包括航天在內的戰(zhàn)略能力寄于他人。[全文]
-
馬斯克為什么支持選擇黨?在我看來并沒有那么單純
漢斯-約爾格·穆勒德國選擇黨成員,曾擔任選擇黨議會黨團執(zhí)行委員會主任
自1945年以來,德國被美國占領,成為其附庸國長達80年之久?,F(xiàn)在德國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有強大民意支持的運動,他們不想再接受德國這種被奴役的、作為附庸的地位,選擇黨只是眾多這樣的運動之一。 [全文]
-
借貸萬億歐元重整軍備,軍事凱恩斯主義能救德國嗎?
亞尼斯·瓦魯法基斯前希臘財政部長
德國汽車不敵中國電車,出口受挫,如今轉而生產(chǎn)坦克。這聽起來不錯,卻忽略了一個荒謬的事實:武器行業(yè)的收入不到汽車行業(yè)收入的10%,指望武器收入填補空缺,簡直是天方夜譚。這不是什么戰(zhàn)略,而是一場孤注一擲的豪賭。[全文]
-
特朗普給默茨出了一道大難題
揚之德國時政專欄作者
“方寸已亂”的默茨趕往巴黎,會晤剛從華盛頓回來的馬克龍,一方面是為了摸底探路,從法國總統(tǒng)那里獲取有關美方真實意圖和未來打算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要協(xié)商歐洲如何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保衛(wèi)自己。[全文]
-
德國人終于意識到“要做些什么”,但現(xiàn)實沒有好的“選擇”
岡特·舒赫戰(zhàn)略管理咨詢公司Debrouillage創(chuàng)始人
新冠疫情、烏克蘭戰(zhàn)爭和終止進口俄羅斯廉價能源、不可靠的跨大西洋伙伴關系與日益表現(xiàn)得像個對手的美國,所有這些外部沖擊都無情地暴露了本已脆弱不堪的德國經(jīng)濟模式的弱點。 因此,人們普遍感到“需要做點什么”。 [全文]
-
默茨非常親美,但德國被特朗普逼著強調“獨立”
伍慧萍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默茨本人非常親美,曾擔任過致力于歐美友好關系的“大西洋之橋”協(xié)會的主席,包括他曾任職的貝萊德公司,總部也在美國。如果特朗普沒有上臺,默茨肯定不會如此強調歐洲戰(zhàn)略自主。[全文]
-
對特朗普先禮后兵,算是上策嗎?
姚洋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
在鷹派云集的美國政府內閣,特朗普可能成了唯一“親華”的人。我覺得我們要利用他的弱點,先禮后兵,為我們爭取更多利益。[全文]
-
“考驗德國的時刻到了!”
喬納斯·霍克德國政治觀察員,政治科學及國際關系研究生
在這片民主監(jiān)督的土地上,即便是一項照顧本國人民利益的建議,也必須經(jīng)過憲法保護辦公室的審核程序。當其他政黨把這個國家當作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試驗場時(有些意識形態(tài)是非常瘋狂的),德國選擇黨只是希望這個國家能夠重新運轉起來。[全文]
-
德國大選預測:政治版的“小兵立大功”
揚之德國時政專欄作者
原本無足輕重的小黨,將有望成為“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無論是自民黨、左翼黨還是BSW,他們的得票率將成為決定組成未來政府的“勝負手”。[全文]
-
德國現(xiàn)在要做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討論問題
洪中經(jīng)濟學博士,曾任德國企業(yè)高管
各個政黨為了自己的利益,在聯(lián)邦議會上各自推出自己的方案,否定對方的方案,完全是遵循“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都要支持;凡是敵人支持的,我們都要反對”的策略。[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德國總理“梅開二度”:沒理由批評以色列和美國
-
“特朗普不可靠,我們要把黃金從美國運回來”
-
“以方?;鹗峭饨唤鉀Q前提”,伊朗與英法德日內瓦密談3小時
-
“這是夢嗎?”歐洲議員分享中國高鐵之旅,外國網(wǎng)友驚了
-
德外長:德法英準備好立即與伊朗進行核談判
-
打不過就耍賴,歐洲最大工業(yè)協(xié)會給中國潑臟水
-
中美剛談完,德國總理:歡迎!
-
特朗普“驚人比喻”俄烏沖突:這就是小孩打架
-
“若烏克蘭用上‘金牛座’,德國本土危矣”
-
德國經(jīng)濟學家:雖反超日本,可我們投資水平一言難盡...
-
50億歐元對烏軍事援助,德國還是沒說給不給這個
-
德國都看不下去了:已無法理解以軍的加沙行動
-
德總理揚言對烏“不再限制”,克宮回應
-
默克爾:再這樣,歐洲要完蛋…
-
當真?默茨打算對中國硬氣一把…
-
“這不是復古是犯罪”,德國取締了
-
法國稱“真沒藏毒”,扎哈羅娃嘲諷…
-
“荒謬言論”,默茨:我會跟特朗普談談
-
擔心美國施壓,在華德企:希望新一屆德國政府確立平衡立場
-
18名議員跑票,默茨意外未能當選德國總理
-
-
· 德意志 ·
“德國制造”是這個歐洲強國的標牌,不少中國人對德國印象最深的是其“牛氣十足的工業(yè)制造業(yè)”。100多年來,無論是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前,戰(zhàn)后重建,還是應對全球經(jīng)濟危機,即便美英趨之若鶩追求“金融神話”時,德國始終堅守立國之本,也因此成為在這金融危機中“一枝獨秀”的西方國家。可惜這輛德意志戰(zhàn)車也會故障,鄰國糟糕的表現(xiàn)拖累德國經(jīng)濟。糟糕的產(chǎn)出數(shù)據(jù)正在削弱其經(jīng)濟陶醉感。
-
默茨點名馬斯克“最近幾天還在干涉德國大選”
-
德國大選對中德關系有何影響?我外交部表態(tài)
-
德國大選結果出爐,特朗普:這是偉大的一天
-
德國新一屆聯(lián)邦議院選舉正式開始投票
-
德國前總統(tǒng)克勒去世,曾多次訪華
-
朔爾茨和魏德爾被選為各自政黨的總理候選人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馬斯克放嘲諷火力全開,這次是對……
-
這是一份“圣誕奇跡”,工會稱
-
朔爾茨震驚,中使館緊急提醒
-
俄羅斯迎來旅游旺季!第二客源國出乎意料
-
她又口誤:你不能欺騙我們歐洲的13億人民
-
德國:確認兩名破壞“北溪”管道的人員
-
德國總理朔爾茨:反對歐盟碳排放罰款
-
德國連環(huán)強奸案嫌犯系中國籍男子,身份曝光
-
德國政府專機又雙叒叕出故障
-
他將出任德國新財長 曾多年擔任朔爾茨幕僚
-
德總統(tǒng)道歉:請求你們原諒
-
歐盟電動車銷量不振,原因找到了
-
特斯拉德國工廠病假率17%,馬斯克:太瘋狂了
-